另外一個在前者受傷之際總算衝到可以打的到趙佗的距離上,但一個不留神被看似胡亂掄過來的鏢刃掃在了腮幫子上;這下可慘了,那刃雖不如刀鋒銳利,可到底也是個帶稜帶角的金屬物件兒,被一下豁開順帶帶走了幾顆後槽牙成了下一秒的傷情,而隨後要不是閃的快,前胸也得和剛才的同夥一樣,給扎一個眼兒出來。

再說老杆,老杆在以項驁為核心的圈子裡,不論從哪個角度講,實戰能力都是僅次於他的存在。

因此梭鏢在其手裡可不像趙佗那樣用的沒有章法,並且不光有,水平堪稱高超。

這種是長度一米二左右的長款,正好比裝上刺刀的81-1突擊步槍略長一點,端在掌中用上從陸戰隊老爹那裡學來的拼刺招式非常合適。

而拼刺刀作為近現代被戰火淬鍊次數最多、最為實用沒有之一的冷兵器格殺技術,特點總結起來就四個字:大道至簡。

沒有任何花裡胡哨的東西,前前後後只有兩招,分別是突刺、撥槍。

突刺用於進攻,以刺穿敵人要害;撥槍用於防守,以擋開敵人打過來的武器。

這也是它和別的由多種複雜技巧組合而成的流派最大的不同;用兩點直線最短的物理定律,取最快的攻擊路徑,往往能在對手剛出手或尚未出手時便搶佔先機。

特別是面對用的是劈砍、掄砸之類的招式時。

倒在老杆手下的兩人就均是這種情況,他們的刀、斧全還在揮動的中途便早已被梭鏢戳在了心窩上。

且他與項驁一樣,每天習武不輟,一日之際必做之一的專案中就有使用木頭做的訓練槍天天對準樹幹刺300次,所以出手的力道斷不是沒練過之人能比的。

連續兩次突刺,都是整個鏢頭深深的攮了進去,待往後一抽拔出來時,中招者無不倒下後再也沒有站起來。

:()濤起微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