睜虎目殺氣騰騰道:

“手下敗將,這次你輸了你可得把命留下了。”

“我自從上次之後沒有一日不在苦練,為的便是有朝一日能報當初的一箭之仇!老天有眼,今天這機會千載難逢,等下你我之間肯定有人要死,但那個人一定是你!”

“這恐怕是你這輩子最後一次吹牛逼了。”

話音落下,兩邊幾乎同時出手。

項驁的武器是那柄精心打造的“木工刀”,而光頭是一柄由“極端武力”推出的mK2.1型軍用格鬥刀。

此刀以美國海軍陸戰隊於1942年裝備的mark 型戰鬥刀改進而來,運用了時下最新的材料和理念,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大幅削減了刀身厚度,使其更加輕薄而易於連續揮擊和刺擊。

“極端武力”則是義大利的一家專門生產軍用刀具的公司,所出產品以精良耐用、設計先進著稱,旗下絕大部分訂單均滿足意軍特種部隊等強力部門使用,只有少量在外界流通;因其上乘的水準和物以稀為貴的特性,使它們成為軍刀愛好者們頗為追捧的物件。

之所以強調這些,是因為冷兵器互拼雖然有“一寸長一寸強”的金科玉律,但在刀對刀的對決中,速度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個關鍵。

比如勢大力沉的開山刀,和短小鋒利的匕首,在兩個實力高度接近的人手中發生碰撞,前者一旦一個不留神因為緩慢的動作露出破綻,就極有可能被後者貼過來用連續刺中要害的方式而敗亡。

眼下,“木工刀”在長度、發招力道上均佔優勢,但光頭的格鬥刀仗著短小輕巧的特點,配合急突猛進的快節奏進攻,幾次險些命中這邊胸腹部,最險的一次刀鋒已經劃開了衣服,再往前幾毫米那斷開的就該是皮肉了。

項驁深諳其中利害,遂選擇避其鋒芒的戰略,先快速後退躲閃攻擊,等對方勢頭已盡再伺機反攻。

機會在光頭突進了十餘米後出現——他在一個大幅度揮舞后刀頭到了身體左側,這邊迅速止住後退向前跟步,同時以右臂向外做“撥”的動作,阻擊格鬥刀回撤,同時左手的“木工刀”向著斜上方狠狠戳去。

如果戳的正正當當,光頭會因為被刺破肝臟而當場死亡,不過這人畢竟是個高手,發現了項驁刀勢兇狠無匹,當即放棄一切動作使出全力做撤步躲閃。

不得不說這一下躲得還是極快的,愣是將幾乎必中的一擊給閃開了。

不過只是閃掉了致命傷,“木工刀”圓潤但鋒利的刃在肋下高速掠過,留下了一條深可及骨,長度不低於常人一紮的傷口。

假設這時候送到醫院去治療的話,那一定會在至少三根肋條上看到明顯的刀痕和被帶出來的骨渣。

對搏雙方中誰第一個見血誰計程車氣往往會遭到嚴重打擊。

光頭目前的表現就是如此,其在隨後的戰鬥中策略變得愈發激進,甚至有了“一換一”的意思,擺出了一副同歸於盡的架勢。

項驁起初的想法是等這貨把這股勁兒使完了,找到破綻一刀要命,不信他下次還能有這麼好的運氣。

但真正的情況是所謂的陣腳大亂,不擇章法的亂打,其實是一套計中計。

這傢伙延續、強化之前的風格強攻,目的是為了讓這邊認定這一點並選擇上述等待破綻的戰術。

待強度進入頂峰時再故意把破綻露出來,然後於項驁出刀反擊時以持刀手為首要攻擊目標。

倘若被發現企圖又成功閃開,才是真正的殺招上場——因為在極端情況下閃避露出的空檔是不可能摻假的,而這時候殺進去一套戳腹、扎胸、劃喉的“三件套”下來,哪怕是神仙也得死個透。

假設沒有躲開,那也能廢了持刀手,形成絕對優勢,取勝也不過是多走一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