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變節(第1/3頁)
章節報錯
從山坡上向下俯視,率先映入眼簾的是建造於一片狹長平地上的村莊,其中的建築物很有不丹特色:不論高矮大小,都是四方形的兩層結構,且第一層中間一定是門,左右兩邊一定各有一扇窗戶,等到了第二層才有更復雜的結構,配有三到四個窗戶和一個稍微帶點角度的屋頂。
粗略的數了一下,一共十來棟這樣的房子,再往遠處看則能看到一條規模不大但水流湍急的河,而這應該是這個村子在這裡賴以生存的最重要資源了。
按照來前的情報,“白鳳凰”藏得地方就是這裡。
項驁確定這一點後開始細細的盤算怎麼進去怎麼找,尤其是在不驚動村民的情況下。
但隨後形勢的變化沒有給他多少思考的機會,因為一個車隊從遠處卷著滾滾煙塵朝著這邊而來,一共五輛卡車順著村子主路一直開到最裡面,然後後車廂裡陸續跳下來荷槍實彈的武裝分子,他們大呼小叫說了些什麼,遂有人出來與之交涉。
這邊雖然聽不見雙方的對話,可從動作以及接下來的動作,猜到這是在給村長之類的負責人提要求,而要求大概是將村裡所有人全叫出來。
至於叫出來幹什麼,不到五分鐘後也有了答案:挨個辨認,找到想找的。
項驁見狀立馬想到“白鳳凰”暴露了,起碼被對方知道了藏身地,甚至還知道了長什麼樣,這才興師動眾過來抓。
而待村民全部站到路上排成了長隊,武裝分子又挨家挨戶搜了一遍,確認沒有被私藏起起來的後才正式拉開地毯式摸排。
他將望遠鏡的放大倍率調到最高從頭往後一個挨一個的看過去,能看到在隊伍的末尾大約倒數第三個,站著個裝束和其他人沒有區別,但氣質上怎麼瞧怎麼感覺不對勁的身影。
想了一下有了答案,首先是不丹的服飾和藏族有些接近,不論男女均沒有矇頭的習俗,可這位戴著巨大的兜帽,帽簷很低能遮住大半張臉,明顯不想讓別人看清自己的相貌;其次別人看到武裝分子氣勢洶洶的過來,全是一副雙手微抬,表示無害生怕被誤認為成敵對人員的樣子,唯有此人右手縮排懷中,懷裡還鼓鼓囊囊的,另一隻手雖然垂在一側卻也由長袖擋了個結實,看不清有什麼。
再加上半鎖定的手肘和肩膀,懂其中門道的一看便知這是警戒姿勢,是方便隨時出手攻擊的動作。
看到這裡,項驁沒有猶豫,立刻將身旁的輕機槍撐開兩腳架支了起來,並撥開保險手指搭在扳機上繼續觀察。
“布輪”的彈匣在槍體正上方,這不利於視野但對低姿架槍卻很友好,不會有下至彈匣槍械匣底杵到地面只能露出大半個身子增加暴露面的問題。
而為了適應在現代使用,之前安裝機械瞄具的地方被換成了一段皮卡汀尼導軌,上面固定了一個高倍率瞄準鏡,和望遠鏡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既能用在遠中遠距精確射擊又能兼顧瞭望之用,所以換成槍後除了觀察範圍窄了許多,清晰度並未受到影響。
當一名武裝分子走到跟前粗暴的將那人的兜帽扯掉的瞬間,後者藏在會懷裡的手也抽了出來,一支短小精悍的微聲手槍對準前者面門連射三槍使其一點反應都沒有就癱倒在地死了個透。
而從另一側接近的同夥則被從袖內突然伸出的一柄柳葉狀尖銳匕首戳進了喉嚨,待刀拔出來時,傷口噴血下不消多時人便躺地上也不動了。
看下一步的動作,她是想去搶屍體手裡的槍,但此時這裡的動靜已經引起了前面大隊人馬的注意,面對數十名從長隊兩側包抄過來的武裝分子,只有放棄這個想法掉頭逃跑。
追逐戰展開的同時,無數來自追兵的子彈從兜著屁股射過去,跑在前面的就利用房屋作為掩護,躲開了幾波最為密集的火力後也衝出了村子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