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六盞茶(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你師父,這是什麼曲子?”場中一片寂靜,那孩子即便已經儘可能壓低了聲音,還是被在場的人聽了個清楚。
“此曲並非成曲,而是丁掌櫃即興而為。”一個清越俊朗的聲音回答道。
隨著聲音脫穎而出的,是一個風神俊朗的年輕男子,鴉青色的交腳蹼頭,鴉青色的直掇,鴉青色的褙子,鴉青色的烏履,襯得說話之人面板白皙,五官豐致。
他本不在二樓,因聽說二樓有茶戲,才從一樓上來看熱鬧的。
“如此好曲,請各位原諒顏某獻醜了。”藍衣人走到丁彥和洪秀才面前分別深施一禮,便開口唱道:“烹來勺水淺杯斟,不盡餘香舌本尋。七碗漫誇能暢飲,可曾品過鐵觀音?”
丁彥的琴聲以宮音為主調,這位藍衣人的歌聲便以羽音為主,既與琴聲相得益彰,又與琴聲一起烘托了“觀音韻”的主題,極助茶興。
一曲唱畢,眾人皆沉醉不已,藍衣人不等眾人回神,便四下端方一禮,再次隱沒在人群中。
藍衣人雖離開了百戲臺,丁彥的琴卻沒有停,只是曲風再度變化,因為洪秀才那邊運轉麴塵、樞密羅茶已經結束了,茶粉已成。
現在的洪秀才正盤坐在桌前,閉目冥想。
整個二樓除了若有若無的琴聲和香韻,再無半點聲息,針落可聞。
短暫的冥想之後,洪秀才睜開眼,目光平和,嘴角微翹,在場的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他所散發的喜悅與平和。
“冰心去凡塵”
隨著話音落下,洪秀才將所有的器具都放到旁邊的溫水中清洗了一遍。
他的動作時快時慢,快時剛勁有力,毫不拖泥帶水,慢時舒緩細緻,飽滿流暢,在這樣張弛有度的節奏中,眾人的心愈發沉靜。
“玉壺養太和”
洪秀才執起燒好的沸水,倒入旁邊的湯瓶中備用。又將湯瓶中的水沿著盞壁緩緩注入,將整個茶盞燙熱。
“清宮迎佳人”
一小匙碾磨好的茶粉應聲落在茶盞底部。
“甘露潤蓮心”
洪秀才執起湯瓶,先是沿著茶盞邊緣細緩地淋入一圈,然後又居中高衝一點,便收勢執筅,慢慢地將盞中的茶粉和水調成了膏狀。
一股若有若無的蘭花香在空氣中彌散開來。
那茶粉本呈黑褐色,如今成膏卻顯出淡淡的黃綠色。
“鳳凰三點頭,第一杯問候茶,願各位福壽康寧”
這一次洪秀才沒有小心翼翼,直接大開大闔地從中間注水,並緩節有度地三起三落。
隨著如此高衝,蘭花的香氣再無處躲藏,直接在整個二樓彌散開來。
洪秀才放好湯瓶,便極迅速地用茶筅大力擊拂盞中的茶粉,直到盞中的湯花又細又白地伏在茶盞表面,才拿起茶針快速地勾勒幾下。
“第一道,觀音捧玉瓶”
茶針放下的那一刻,茶盞的表面已經呈現了一副栩栩如生的觀音像。
”好!“眾人齊齊鼓掌。
接下來,洪秀才又將上述步驟分別重複了四次,只是到“鳳凰三點頭”和“觀音捧玉瓶”時有所變化,為眾人分別呈上了“竹影婆娑”、“楓葉流丹”、“星月交映”、“碧玉清江”四道茶。
“接下來,最後一道,我想給各位分享一道我最新研究的戲法,不過還不是很有信心,如果失敗了還望各位多擔待。”洪秀才對著興奮不已的眾人拱拱手,便用他帶來的那隻盞開始了新一輪的點茶。
其餘的流程與之前一樣,只是到“鳳凰三點頭”時,他沒有將水一次性加入,而是或輕或重,或急或緩地加了六次,每次都還根據加水情況的不同而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角度對茶膏進行擊拂。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