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的眼中有一絲明亮劃過:若說那女娘是他家女眷,倒是極有可能的。

“說起來,韓老國公幾近古稀了吧?”洪秀才感慨地問。

“是啊,今年六十有六了呢。”

“且不說孫子孫女都有敬平這麼大了,單看他的兒子們個個位極人臣,女兒們個個榮耀等身,也算是後繼有人了。”

彭儉心中疑竇更濃:茂昇兄怎麼還突然八卦起別人的家事來?

這話卻正好搔到段銘的癢處,他一臉興味地道:

“誰說不是呢。這韓老國公共育有九子三女,除了八子早夭外,餘下的這些未及壯年的兒子們中,至今就出了兩位宰相、一位上將軍,最差的也是個氈毯使。

三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太傅,一個嫁給了太尉,二女兒更是嫁給了現任蕭皇后的親弟弟,她所生的女兒可是內定的太子妃。

說這韓家是遼國的半壁江山,也毫不為過啊。”

“開言兄果然是神通廣大,連這些皇家隱秘都知曉的清清楚楚。”

段銘字開言。

“那是,這世上沒有對面的靈寶閣找不到的東西,也沒有我段開言不知道的訊息。”段銘得意一笑,又壓低聲音繼續講起了韓家秘辛。

“韓老國公祖上是地道的漢人,其父幼年被契丹人所俘虜,並陰差陽錯地成為了淳欽皇后述律平的陪嫁,進而得到太祖皇帝賞識成為大遼的開國元勳。

韓老國公本人因為醫術高明,而頗得淳欽皇后喜愛,他私底下都是直接叫淳欽皇后為姑姑的。現任皇帝對他別提有多信任了。

有小道訊息說,就連喜隱多次反叛還能活到現在,也多得他從中斡旋。”

洪秀才耐心聽段銘講完,順著他的話題問:“剛才你說,他家的外孫女是內定的太子妃,要知道現任皇帝才三十多歲,正值壯年;皇子們年長的也不過才十歲,這話說的有些早了吧?”

“早?我還嫌晚了呢。以茂昇兄你的見識,不會當真認為太子妃是臨時隨機選的吧?那都是門當戶對的家庭,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著意培養的。”

“你說的沒錯,可是且不說其他契丹貴族也有子女,就單是韓家八子三女該有多少孫女,怎麼能確定韓老國公二女兒家的女公子就一定是太子妃呢?

更何況遼國女子可是有選夫權的,如果人家女娘不願意,就算是當今陛下也不能強按牛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