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韓家女?(第1/2頁)
章節報錯
次日洪秀才安穩地睡到自然醒,先是悠閒地逛了書店和文房鋪子,然後專程去胭脂鋪子給衛氏買了禮物,才悠然地趕在巳時正刻前到了清風樓。
經過昨天一役,自己已勉強重回到了這個圈子,今天想要辦事應不會太難。
如今遼國皇帝雖然還在按照契丹慣例四時捺缽巡行,卻也開始效仿唐朝定期分發邸報給各州府衙門。
雖然漢人在遼國政治地位並不高,實際生活中也頗受排擠,但是制度上是一視同仁的,邸報的查閱權並沒有受限。
對於那些沒有寫在邸報上的內容,也總會有辦法弄到。畢竟不論在什麼朝代、哪個國家,“錢能通神”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最終,這些官方的和非官方的訊息,都會在清風茶樓被共享,這就是抱團取暖的意義。
“茂昇兄,你終於來了,你看看這是今日送達的邸報”。
“學優而仕”才學從來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對於這些讀書人最終的目的還是仕途。
洪秀才被追捧,自然也不單純是因為他的才名遠播,更是因為他對政事有比較深刻的見解。所以今日剛一出現,段銘就急急地拉著他在主位坐定,並接過另一書生手中的邸報推到他面前。
洪秀才拱手接了,快速將內容瀏覽了一遍:
宋國在大舉籌備譯經院,專職翻譯佛經,隸屬鴻臚寺;
宋國齊國公老太傅王薄病重;
宋國宰相趙普與副宰相盧多遜、三司使王仁瞻多有不和;
宋國高懷德改任武勝軍節度使;
宋國竇偁遷左諫議大夫,驍騎衛上將軍楚昭輔病重;
高麗國君主王伷去世後,並沒有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堂弟王治,宋國對王治表示認可;
夏國國主決定投奔歸附宋國,如今正在組織五萬餘人遷徙,不過其族弟不服,不願跟隨;
……
至於遼國國內的訊息,則都是些修建了哪個寺廟觀宇,出現了哪些百年祥瑞之類,不看也罷。
“沒有遼國國內的訊息嗎?”洪秀才沒有忘記自己是為了打探那個失憶女娘的身世而來。
“自然也有,不過都是些小道訊息。”段銘只當洪秀才是有意出仕,並未做他想。
彭儉卻覺得很是怪異:雖然茂昇兄上一次到清風樓還是幾年前,可是在他們的私下往來中,茂昇兄一直都是更關注南國情況,特別是他的故國前南唐。不過,不管茂昇兄要做什麼,自己都會鼎力相助。
“說說看。”洪秀才要的就是小道訊息。
“聽說蕭皇后力主殺掉自己的姐夫和外甥。陛下卻卻還猶豫著想要留下表叔和表弟的性命。”段銘掃視一下屋內,壓低聲音道。
彭儉則從旁主動為洪秀才解釋。
“前年,既是蕭皇后二姐夫又是當今陛下表叔的宋王喜隱謀反不成,被囚禁在祖州。
去年一些宋國降卒打著喜隱的旗幟在上京作亂,原本他們想把喜隱救出來擁立他,可是營救失敗了。便轉而擁立喜隱和蕭皇后姐姐的兒子留禮壽。作亂失敗後,留禮壽被俘虜。”
洪秀才聞言,很是感慨:“從喜隱第一次反叛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了。這二十多年裡他之所以能反反覆覆地折騰,無疑是契丹貴族之間關係錯綜複雜,各方勢力相互博弈導致。
蕭皇后能夠既不為親情所羈絆,又不畏契丹貴族的威勢所震懾力主誅殺此人,當真巾幗不讓鬚眉。
還有嗎?”
喜隱是個輕僄無恆的性子,兒子留禮壽都被教養的如此愚蠢,家中女眷必然不會有林家救的那位女娘那般沉穩聰睿。
“有傳聞說韓巨嗣韓老國公病重了。”
“韓老國公?”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