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遊城3(第2/2頁)
章節報錯
公雞所在的位置就是建昌城的最中心。同福飯莊最高的那棟樓,是遺留下來的古建築,據說有兩百多年了,被稱為喚雞樓。”
林家婆媳在此生活了多年,卻從未聽說過這些,正要多問些,見那引門的小夥計拿著抄好的食方過來了。便不好再問,拿了抄錄的食方便離開了。卻未曾注意到寧婉閣二樓,兩雙窺探的眼睛。
“我怎麼看那姑娘像裴家的那個丫頭?”說話的是一個十七八歲左右的姑娘,一身漢家女子打扮,契丹話卻十分流利。
“哪個裴家?”答話的姑娘同樣十七八歲,卻是一副契丹女子打扮。
“就哪個專門為大臣診病的醫官。”
“你說他啊,那算的哪門子裴家。而且那姑娘不是你我親眼看著死的嗎。”
“還是小心為妙,安排蔣諺去看看吧。”
“你這也太謹慎了吧,就算她還活著,一個賤民而已,能翻出多大浪來。”話雖這麼說,那契丹女子還是朝蔣諺點了點頭。
蔣諺閃身從房間消失了。
裴解一行按照寧婉閣夥計的指點,很快到了找到了那個石公雞的雕像。
那雕像的就臨在逍遙大道和化蝶路的西北交叉點旁,雕像的後面是一座三層的小樓,北向和西向分別有個十幾米的一層樓高的展翼。
整個一樓以及兩翼的房屋內,臨路的一邊都是一個挨一個的檔口,賣著天南海北聚集而來的小吃。對面則是各種各樣的遊藝活動,有說書的、唱大鼓的、演雙簧的、耍皮影的……
客人可以在路邊等吃食時看錶演,也可以在室內看錶演時坐在小吃檔休息。
二樓則是一個又一個的獨立店家,經營著各自特色的美食,據說生意最好的是“蔣記雜燴魚貼餅子”、“益州九宮鍋”、“夢粱角兒”
洪秀才選定的就是蔣記雜燴魚貼餅子。
幾人到的時候,其他人都已經到齊了。林青山是頗有經驗的農人,種子耕具,修繕房屋的灰料對他來說不費時間,要不是要教幾個兒子,他們還可以更早一點到達。
至於洪秀才一家,則是直接到了這同福飯莊的一樓,聽書看曲地消遣。
如今人到齊了,洪秀才直接招呼小二點菜。
在點菜的間隙,李秀華便把寧婉閣的遭遇當作一件趣事講給了眾人,並問出心底最大的疑惑:“你說他們這是圖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