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茶要淡些。

所以我就效仿醫方中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將幾種水調混再用。

若以這茶為君,則當以地泉水為臣,佐以棠露,令梅雪為使。”

“妙啊!古人云:品茶一事獨品得神,對品得趣,眾品得慧。誠不我欺,誠不我欺啊。”洪秀才話音方落,丁彥就擊掌稱妙。

“是啊,茂昇兄所言不僅是茶之道,更是禪之道、易之道。”彭儉興奮不已,臉上的紅暈方才下去,便又升起。只是上次是羞得,這次是興奮得。

“得慧,得慧,真真是得了個大智慧,今天值了。”段銘灑脫大笑。

“接下來,獻醜了。”洪秀才含笑對著眾人長揖一禮。

隨後閃身來到桌後拿起自帶的龍鳳茶團對著眾人介紹:“此茶原葉為鐵觀音,該茶的產地在如今宋國福建路的高山之中。除了剛才介紹的茶性偏寒沉之外,還有條索緊實,色澤烏潤的特點。其上所凝的白霜屬於正常現象,無需特殊處理,可一起烤碾。”說完即將茶團放入旁邊竹頭炭火上的焙籠中烘烤。

旁邊的丁彥心領神會,端坐在古琴之後,隨著嫋嫋輕煙而撥動琴絃,一場茶戲正式開始。

角落裡的天你也在向那孩子做著解說:“這叫焙籠,雅稱韋鴻臚,是專門用來烤茶餅的,其目的在於烘乾茶餅內的潮氣。稍後他會將烤過的茶餅放在那個茶碾中研磨成粉,茶碾又稱金法曹。”

那孩子點頭稱是,眼睛卻沒有離開洪秀才。

此時洪秀才正拿著一隻建盞向周圍的人介紹:“各位上眼,這是我珍藏的一隻盞兒。藍底兔毫上面帶了幾點耀變斑痕,陽光照耀之下彷彿發出幽幽藍光一般。

那孩子竭盡全力地抑制著好奇心,可是在聽到周圍人嘖嘖稱奇的聲音後,還是忍不住站起身望去。那盞底那一束耀目的藍光,就那樣直直地戳進他的心裡,一生都難以忘記。

洪秀才自然不知他的感受,在百戲臺上夾起茶團翻個面後將焙籠放在松木炭火上繼續炙烤。

經過炙烤的茶團,白霜不再,現出烏潤的本色來。

“此茶採摘在秋分之後,寒露之前,是為秋茶。每茶一芽二葉,芽葉俱整,堪當上品。”

洪秀才邊說邊執茶團在人群中巡行一圈,待眾人都看清之後,才將手中的茶團臼碎,放入茶碾中精心碾磨起來。

隨著洪秀才茶戲步驟的推進,丁彥的琴音也是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