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如若要抵擋從外側斬來的劍路則要收縮手臂,收縮亦會換來伸展,攻者原地站著不動或許就會被捅穿,這非常考驗布造第二階段的攻擊如何發起。

還有一個不同的地方,那便是普通方式持握的真劍比較適應“從外斬內”,但從人體的構造來說,宅宇這種持劍方式更適應“從內斬外。”,稍加一想便可明白,假如右手握劍置於腰間,劍身平置身前傾於左側,隨後從左向右斬出一劍,劍路始終會侷限於內側的虎口無法隨同手臂水平指向目標。

如果讓宅宇來做同樣的動作,劍路便不會被虎口侷限,而會直接斬中手臂指示的目標。這便是何為更適應從內斬外。

不過這只是宅宇的優勢,還有缺點和特點需要清楚。

缺點便是失去了腕節變招,般能井行的以柄做器便是腕節變招,真劍有正反握法也屬於腕節變招,當兩個普通尋劍者交劍,其中一方用劍力將對方擊退之後,大可用腕節變招順著手腕圓周從任意方向斬入任意破綻。

但是宅宇做不到,真劍在他手中形如他的手臂,形如是他的肘關節變成了腕關節,當他與敵交劍用劍力將對方逼退,只能再次從外側斬向內側,或是動用危險與威力並存的刺擊。只會是這種取得優勢之後不得不繼續踏步追殺的情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即便宅宇周身的殺傷距離較短,也無法使用腕節變招,但宅宇姿態仍有幾個特點。

一,便是左手的短劍,這把短劍長十厘米帶有圓護手,非常便於格擋和刺殺,與宅宇戰鬥必須要注意這把短劍,在一些情況下它比蛇劍威力更甚。勿論布造已經知道使用者有如何精通貫刺。

但這把短劍實在太短,宅宇能利用它的巧險,布造也能利用它的短來擦過自己換取機會。

二,就是背上的生劍,生劍有療愈輕傷和止血功能,這使放血的打法在宅宇身上幾乎沒有效果,如若沒有一次命中要害,宅宇又與他交換傷勢的話,最終宅宇身上的傷口會即刻得到處理,而自己則會積累傷勢。這限制了布造精通的某些技術,又彌補了宅宇些許殺傷距離的劣勢。

換言之,只要不是命中要害,斬斷肢體的斬擊,宅宇都有將其無視的能力,甚至面對彈矢也是如此。

但布造亦能利用這種能力將宅宇引入必殺的招數中,不用多複雜,只要一招回身斬打中宅宇頸脖便可,畢竟宅宇要殺人必須要追入到他的劍身內。

三,是蛇劍,布造並非沒有與蛇劍戰鬥的經驗,這種真劍劍身透過曲折加重併產生歪曲,擴大了攻擊範圍和擁有接近重劍巨刃的重量。

面對這種真劍的一大要點,便是不能用曲折的凹陷來判斷攻擊範圍,而要用凸起來確定攻擊範圍,如此一來便能明白蛇劍在刃面寬度上也有容易誤判的長處。

不過布造全方位佔據長度優勢仍然是事實。

布造當前就推測出瞭如此多的資訊,他比般能井行眼力要高出多少不言自明,可稱之為完全成熟的從劍。

上次能斬中宅宇右臂,是因為宅宇柺杖與小尖錐無邊刃,無法與真劍交劍。但這次宅宇用的是一挺蛇劍一把短劍,布造並非不知他在打什麼主意。

蛇劍,確實是天劍力量加身下的從劍必須要顧忌的武器,他再如何快再如何強都逃脫不了自身沒有重量的特點,被利用也無可奈何。地劍尋劍者用的較多的各式手套,也有同樣以點制強的用意。

因此布造不打算動用天劍力量,這是因為不單會被蛇劍制約,而他也幾乎承受不起代價,再來一次,休養完後也註定虛虧到不能舞劍。

即便用了,從宅宇身上拿到生死二劍,天上馬上再下來個天劍,只會將重傷的他拖入車輪戰中。

宅宇並非是正式的劍主,布造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