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洗怯塵(第2/3頁)
章節報錯
狀稱作苗刀。
從攻擊動作來剖析,苗刀還是頗有特點的。
首先,其刀身筆直,只有刀尖一段突然向後彎曲十度,約佔刃長的八分之一,其刀尖內角則是七十度。
這導致刀尖非常利於切割,使用時一般不用單向力量,一擊斬出,如若交劍則後踏,可以輕鬆將刀身從對方劍路中拉出。斬中人體時也可以向後拉動,刀尖彎曲部分會貼住人體割開深長傷口造成嚴重出血。
從刺擊來講,苗刀的單手刺擊動作尤為凜冽,刀尖可以順應手腕搖動加重而造成小角度的劈斬,威力比其他武器的刺擊要強上幾分,形態也有所不同。
從重量來說,苗刀要比標準真劍重上一半,但不屬重劍巨刃,而屬“大刀”一流。
偃月刀,半屬大刀,不過是一種向破壞性極端傾斜的大刀,王將這把尤甚!
具體規模,總長兩米,其中刀頭長八十寬三十厚三厘米,柄直徑為王將的三指,柄末八十厘米覆蓋有鐵皮。
宅宇目視王將行走的動靜,估計刀頭重五十斤,是一種完全捨棄對後效的控制,透過雙手對長柄操作而達到將後效轉化成勢能目的的武器。
而柄末——或稱棍頭的上挑動作亦很剛強,因為上挑時刀頭後搖,嚴格來說並非是“挑”而是撬,這種從下至上的攻擊反而很難抵擋,若是強行擋住了,對方也可接續劈斬或橫斬。
,!
這種武器並不常見,若尋劍者喜好長距離攻擊,用槍戟就是了,再不濟也有太刀一流,相比起來,偃月刀對使用者的經驗與應變要求可稱做“破之必殺”。
在此武器本就蘊含的強勁壓制力上來說,長柄的確是一種轉化後效的好手段,但並不意味著後效是一定可控的,如若按自己的模式耍招接敵,皆是活不過三場戰鬥者。真正的好手會去認招,辨認對手後效,攻擊方向,虛實,而後調整自己身位,先用刀或柄造成的強大沖擊破除對方架勢再做必殺。
比較起來,尋常武器攻點雖多,但面對同等素質的對手常常不能一擊制敵,會被人以護甲配合肢體節點擋下,結果是取得優勢而非勝利。
但使用偃月刀,使用者只要抓到一次對手的破綻,刀頭回轉劈來,所過之處摧枯拉朽。
但偃月刀作為長柄武器,有著光明磊落的特點,能以刀頭與長柄一端來辨認另一端的狀態,是純粹用技術殺敵的武器,不說出手一定比刀劍慢一拍,本身巨大的重量與後效有時也會成為拖累。
眼看兩人逼來,宅宇口中勸告:“我不會殺你們的。”
從他的視角,默客在左後,王將在前右,是要一前一後、一左一右攻來。
王將聞言怒髮衝冠,手中偃月刀納於右側,刀頭向下,左膝一抬,是一記標準的箭步突刺。默客亦是把苗刀拖在左後,是橫斬還是上挑,宅宇猜想是偏向上挑。
他瞬間確認,兩人連攜出奇地嵌合,王將這一刺他若是退卻躲避,定然是無法拾措起對抗上挑的力量,默客上挑可以逼迫他下盤無法施展,上挑完又能接續斬擊,他若是格下斬擊,偃月刀已然劈在身上。
退,再退能退到哪裡?面對連攜強攻,必須側擊,在從劍面前做出誰都會做的動作,哪怕只做一次,必死無疑。
怒濤衝來,宅宇偏向默客斜衝,王將丟失目標,追進一步於右肩上備刀。
默客看到他衝向自己正面,握姿扭轉成右手單手持刀,右身踏出,左手備置胸前,是單手突刺。
“原來如此。”
宅宇再次確認這是什麼連攜攻理,兵法中分有佯、強兩種打法,現在二打一的局面亦是如此,誰處於他的正面,誰就會主動轉入佯攻利用距離優勢拖住自己,另一人會變成強攻發動攻擊。
這是非常保守卻也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