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下沒來由一陣心酸、沉悶之感居於心間久久無法散去。

再行幾里,楊過見到一夥十幾人的潰兵,殘兵敗將,神色萎靡。

看服飾應該是地方廂軍,不是南宋的精銳禁軍,他‘籲’一聲扯住韁繩,皺眉道:“元兵來了多少人?怎麼這麼快就到了襄陽地界?”

“元廷以忽必烈為帥,率鐵騎十萬餘,另有韃子服飾的輔騎、輔兵無數,聽說樊城已被圍困,我營五百兄弟奉命阻擋韃子先鋒,在前面鎮上與之交戰,一番苦戰下來,就剩我這個副指揮使領各兄弟殺入林中,這才逃脫至此。”

說話這人見楊過英武不凡,身後各斜插著一柄長劍,一看就是習武之人,因此也未想加以隱瞞。

“咱們是殺出來了,可憐我那父母妻兒,也不知生死何如!誒~”一兵卒憤而一拳砸在了身旁樹上。

副指揮使慚愧的看那兵卒一眼,轉頭問道:“少俠此去是送信還是殺賊。”

此刻出城無異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能想到的理由也只有這兩個了。

“我…”

楊過一時啞然,握韁繩的手不由得緊了又緊,看著這些渾身染血的潰兵,又見周圍稀稀落落的難民,此刻才終於感受到郭靖話中深意,他目視前方,語氣堅決道:“我要北上,自當遇賊殺賊。”

“在下武大平,未請教義士姓名。”

“區區楊過,稱不上什麼義士英雄,只求問心無愧而。”

二人相互拱手道別,楊過再度打馬而去。

鐵騎十萬餘,也就是說身披全套盔甲的韃子精銳就有十萬眾,而那輔兵必是成倍計算。

元廷破壞武林大會落空,如今兵峰南下,必是早有打算!

我一人之力終究微薄,要似那東方不敗一般,振臂一呼就有千萬教眾效力,就是那忽必烈的帥帳也是闖得。

想至此,楊過不禁記起他還有一次挑選獎勵的機會,可選擇武林大會前十人的任一絕學武功,降龍十八掌沒有師承不可妄學,玄冥神掌他看不上,少林無相劫指之類門派絕學習了同樣會惹人非議。

可惜李秋水、天山童姥、歐陽鋒這三人都未參與,不然生死符、小無相功、逆轉九陰真經任選一門也夠他高興的。

思來想去之下,楊過終於定下了一門絕學。

那就是金輪國師的龍象般若功,因他內功、拳腳劍法都不缺,卻唯獨差一門頂尖的外門功夫,而這龍象般若功能和降龍十八掌平分秋色,想來自己選來也不算吃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