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過度依賴鹽稅。”

說罷,又翻動了一頁筆記本,“我們計劃大力發展工商業,鼓勵農副業創新,開闢諸如商業稅、關稅等新的穩定財源。”

“同時,還要讓誠意伯成立專門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朱標看向李奧,“這個部門的作用你應該比我們更清楚,畢竟你來自現代,見識過完善的市場監管體系。”

“有了這個部門的嚴格監管,鹽稅徵收才能有可靠依據。”

“即便鹽稅不再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也能穩定在合理水平,為國家財政的穩定貢獻力量,助力大明經濟穩健前行。”

李奧聽後,不禁由衷讚歎:“標哥,你倆現有的見識和知識,真不像是大明人所擁有的。”

“就拿這精鹽的謀劃來說,一個精鹽不僅能解當下財政的燃眉之急,更能成為穩定民生、繁榮經濟的長久保障。”

朱元璋一仰頭,下巴微微揚起,嘚瑟道:“那是,咱從個放牛娃到皇帝,咱學習能力那可是頂尖的。”

“這些年,南征北戰、治理國家,啥難事兒沒碰上過?”

“但咱就秉持著邊幹邊學,不懂就問的態度,這才一點點把大明的基業打起來,再穩穩地發展起來。”

話鋒一轉,朱元璋盯著李奧:“不過當下,還可容不得半點懈怠。”

“現在豬種和發電裝置的採購迫在眉睫,這關係到百姓的日常生計和新學發展,你趕緊去聯絡老牛,務必把事情辦好。”

李奧應道:“好嘞,就是藍玉這個人你到底打算怎麼安排?”

“現在每次往大明拉東西都是他開車呢,我發現他現在還不是和歷史上一樣。”

朱元璋呵呵一笑,“藍玉這小子,以後咱還是要重用的,你就放心大膽地用他吧。”

李奧不禁一愣,臉上佈滿狐疑之色,脫口問道:“咋?難道以後就眼睜睜看著藍玉居功自傲、飛揚跋扈,養近千義子,肆意插手軍權,最後鬧到全家被砍的地步?”

朱元璋聽了這話,就是眉頭一皺,擺了擺手:“小李,話可不能這麼說。”

“以後的藍玉,和歷史上記載的那個肯定會有所不同。”

“如今我們已然知曉歷史的走向,自然會從中汲取經驗教訓,對他加以引導和約束。”

李奧越發滿臉疑惑,追問道:“對他這麼放心,難道你們琢磨出了什麼不一樣的東西?”

朱元璋神色沉穩,目光中透著洞悉一切的銳利,緩緩開口道:“小李,你有所不知,咱和標兒在現代見識學習的時候,就把藍玉這事兒前前後後仔細琢磨過了。”

“我們父子倆可不傻,也不瞎,藍玉那些所作所為,怎能看不到?”

“若沒有我們的默許,他早就被咱處理掉了。”

他稍稍回憶了一下,接著說道:“你仔細想想,從洪武四年標兒娶了常氏開始,咱就有意提拔藍玉。”

“當時,常家在軍中勢力相當龐大,常氏又是標兒的正妻,藍玉作為常家的親戚。”

“咱著力栽培他,就是盼著他日後能成為標兒的得力臂膀,輔佐標兒治理大明。”

“在咱的大力扶持下,他才能在短短時間內封侯封公,旁人哪有他這般的晉升速度?”

朱標在一旁微微點頭,適時地接過話茬:“沒錯,藍玉收義子、插手軍權這些事,十分有可能是我和父皇默許的。”

“從他洪武十二年封侯開始,這些跡象就逐漸顯現出來了。”

“我們並非沒有考慮過其中的風險,但這背後有著更深的考量。”

朱元璋接著說道:“咱心裡一直忌憚著八王之亂那樣的禍事重演。”

“咱那些兒子們,各個手握重兵,若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