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能上一個新臺階。”

“這樣一來,既維護了律法的尊嚴,又能讓這些官員為國家的建設發揮作用,也算是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吧。”

朱元璋的眼神中透著一絲權衡利弊後的果斷,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在整頓吏治和利用人才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劉伯溫微微點頭,稱讚道:“陛下此舉,可謂深謀遠慮。既彰顯了律法的威嚴,又能充分利用人才,為遼東的發展謀取福祉。”

朱標道:“父皇,這讓罪犯去開發偏遠地區,在現代也有類似的做法。”

“不過,為了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一般會制定一些獎勵機制,比如表現優秀的可以減免刑期,或者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朱元璋聽後,沉思片刻:“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

朱元璋看向楚蘭心“蘭心,記錄下,凡是空印案流放到遼東的官員,若在墾荒戍邊中表現出色,為遼東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可酌情減免流放期限。表現特別優異者,還可獲得良田、財物等賞賜。”

宋濂建議道:“陛下,除了物質獎勵,也可給予他們脫離賤籍的獎勵。”

朱元璋聽了宋濂的建議,思忖片刻:“宋學士所言有理,那些流放遼東的官員,若真能洗心革面,為遼東建設傾盡全力,脫離賤籍這一獎勵,對他們而言想必極具吸引力。”

朱元璋說完,目光緩緩掃過眾人,問道:“都說說,還有對空印案的想法麼?”

眾人聞言,皆陷入了思慮之中。片刻之後,大家都紛紛搖頭,表示暫時沒有更多的想法。

只有朱標,一臉疑惑地問道:“父皇,後世為何會認為您對此事並不知情呢?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朱元璋沒好氣,道:“咱後面殺了多少官員,你又不是不知道。”

“後世把咱形容成個乾綱獨斷,疑心極重的人,可他們哪能體會到咱當時的處境和心境呢?咱平日裡行事雖果決了些,但也不是糊塗人吶。”

朱元璋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無奈與憤懣,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繼續說道。

“咱若是真是乾綱獨斷,疑心極重的人,誰會跟隨咱建立了大明!咱這一路走來,靠的是兄弟們的齊心協力,大家同甘共苦,才建立一個太平盛世。”

“更是說咱,狡兔死,走狗烹……孃的,就不想想,那些勳貴都幹了什麼!”

朱元璋越說越激動,聲音也不自覺地提高了幾分,“他們之中,有人恃功而驕,肆意妄為,侵吞民田,欺壓百姓,這難道是咱想看到的嗎?咱懲治他們,是為了大明的長治久安,為了天下百姓能有個公正清明的環境,怎麼就成了咱的不是呢?”

“歷史上咱洪武朝的四大案,除了藍玉案咱還在尋思問題,剩下的三個,咱到現在都覺的沒有任何過錯!”

“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明的根基穩固,為了讓律法能夠真正地施行,讓這個國家能夠走上正軌。”

“可後世之人,卻總是曲解咱的用意,實在是讓人氣憤。”朱元璋的臉上滿是怒色,胸膛劇烈地起伏著,顯然是被這些誤解深深地刺痛了。

“父皇莫要生氣,氣壞了身子可如何是好。兒臣自幼便在您身邊,深知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明江山的穩固,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

“只是後世之人不明就裡,未曾體會到您治理國家的艱辛與難處,才會妄加揣測,做出那些不實的論斷。”

朱標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拍著朱元璋的後背,試圖讓他的情緒平復下來。

劉伯溫也上前拱手說道:“陛下,微臣追隨您多年,親眼見證您為大明的嘔心瀝血。那些流言蜚語不過是無知者的妄言,陛下不必為此介懷。”

朱元璋長嘆一口氣,緩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