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李奧第一次上朝(第2/3頁)
章節報錯
提高音量,道:“靠的是能臣猛將,靠的是心懷天下、有真才實學之人!”
“如今楚蘭心雖為女子,但她既有能力,又有報效朝廷之心,為何不能為官?”
“祖宗規矩是要遵守,但祖宗也希望我大明江山穩固,百姓安居樂業。”
“若一味守著舊規矩,錯過良才,才是真正對不起祖宗!”
朱元璋言辭犀利,眼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決然,目光一一掃過那些面露猶豫、欲言又止的大臣,擲地有聲地宣佈。
“朕意已決,李奧和楚蘭心入職給事中一事,特許他二人上朝時坐著辦公。”
“朝堂上的一字一句,他們都會記錄下來,此事就此定下,不得再有異議!”
言罷,他神色一凜,語氣森然:“今後再有拿這種事來彈劾的,休怪朕不客氣!”
大臣們見朱元璋態度如此堅決,與李奧相識的徐達幾人反應迅速,立刻帶頭,齊聲高呼:“陛下聖明。”
那名彈劾的御史也只能無奈地叩頭謝罪。
李奧心中都鬆了一口氣,趁著眾人的注意力都在朱元璋身上,偷偷對著朱標和徐達幾人點贊。
隨後又用手機偷偷拍下彈劾自己的御史,在微信上記錄下,“這個吊毛第一天就彈劾我,就因為我坐的比老朱快了點。”
朱元璋重新回到龍椅上,恢復了往日的威嚴,道:“繼續奏事。”
早朝有條不紊地繼續進行著,大臣們依次出列,開始詳細彙報各地的事務,從糧食收成到地方治安,事無鉅細。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神色威嚴,認真聆聽著每一項彙報,不時給出幾句簡潔有力的指示。
而李奧則靜靜地坐在一旁,目光在大臣們身上流轉,仔細觀察著這古代朝堂的運作。
楚蘭心則全神貫注,手指在鍵盤上飛速敲擊,認真記錄著朝堂上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細節。
待大臣們將各類事務一一彙報完畢,朱元璋目光如炬,掃視著眾人,問道:“可還有事要奏?”
朝堂內一片寂靜,眾人皆沉默不語。
朱元璋神色平靜,目光緩緩地從每一位大臣身上掃過,不緊不慢道:“那咱來宣佈個事,往後常朝改為三日一朝。”
此言一出,原本安靜的朝堂頓時泛起一陣輕微的騷動,大臣們紛紛交頭接耳,低聲的議論聲此起彼伏。
有的大臣臉上瞬間露出驚訝之色,顯然對這突如其來的決定毫無心理準備;有的則微微皺眉,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神情,暗自揣摩著皇帝此舉背後的深意。
李善長站在群臣前列,微微欠身,恭敬地說道:“陛下,常朝之制對於朝廷政務的順暢執行至關重要。”
“如今驟然改為三日一朝,臣等心中不免疑惑,不知陛下做出此決定有何考量?還望陛下能明示,以解臣等心中之惑。”
朱元璋微微靠在龍椅之上,緩緩道:“如今我大明曆經多年的勵精圖治,諸事漸入正軌,各項政務大多已有既定的流程和處理方式。”
“頻繁上朝,固然能及時處理事務,但也耗費了諸位愛卿不少精力。”
“改為三日一朝,一方面能讓大家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專注於各自衙門的具體事務,提高辦事效率。”
“另一方面,也能讓咱有更多時間深入思考關乎國家興衰的大事,以便做出更周全的決策,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劉伯溫微微點頭,上前一步,道:“陛下聖明。”
“如此安排,一來可讓臣等有更充裕的時間梳理政務,確保各項事務有條不紊地推進。以往朝會頻繁,諸多事務處理起來難免倉促,如今有了更多時間,臣等便能將事務謀劃得更加周全。”
“二來陛下也能有更多時間斟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