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產業升級(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大人,還請給本侯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為什麼咱們穿著這些昂貴的衣衫,花費不菲,
為咱們製作這些昂貴衣衫的織工卻過得並不好,更有甚者堪稱窮困潦倒。
並且朝廷在此間收取的稅賦也並不高昂,
那麼請問王大人,多餘的這些錢去那兒了,
這些百姓們辛苦製作的成品布匹或衣物利潤的大頭又流向了那裡?”
杜荷朝著王成的位置上前邁出一步,眼睛盯著王成,給他新增一點壓力。
王成腦瓜子亂轉,他回答不了杜荷的問題,或者說他不敢回答這個問題,
這話由他說出來原因,那他就彈劾不下去了,
底層百姓靠著日夜勞作出賣勞力換取的報酬低,
他們這些世家大族的手下透過大量的收購,再轉賣得來的報酬卻數倍於勞作百姓,
如此,那麼他靠著憐憫百姓織布為生之艱難來彈劾杜荷的理由就得崩了。
王成還在猶豫著要不要給點回應,杜荷卻念起了詩,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當年嫁得君,為君秉機杼。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機。如何織紈素,自著藍縷衣。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樹。”
論裝逼,還得是系統,從系統中兌換出來的詩一念,
殿裡有百官們都明白了杜荷想表達的意義,
又等於是把王成沒說的話給說了,到此,王成約等於失敗了。
機會難得,之前被魏徵噴過的謝家人接棒王成,跳了出來,
“忠毅侯真是好文采,世人都說忠毅侯不學無術,本官看來這是最大的汙衊。
忠毅侯不但文采斐然,這避重就輕的手段也玩得出色,
說了一蘿筐的話,卻是文不達意,巧妙的用問題掩蓋問題,
把王大人對忠毅侯的彈劾給轉變成了王大人的錯誤,
不如請忠毅侯先把大人的彈劾的問題給回答了,
紡織作坊搶佔了數量眾多的織工的活計,如何解決?
若是無法解決,臣肯請陛下撥亂反正,
下旨勒令忠毅侯關停紡織作坊,將百姓們的活計還於百姓。”
這位跳出來把杜荷那“歪曲事實”的詢問撥亂反正的謝大人說完朝著李世民拜了拜,
然後臉上還透著一副受迫害的官員要讓皇上給做其主的表情。
“杜荷,這位謝大人的話你可聽到,你給謝大人解釋解釋。”
李世民開口,等於是同意了這位謝承德謝大人的請求,壓力又來到了杜荷這邊,
一直對此事沒有發表意見的房玄齡此時未等杜荷開口就站了出來,
“陛下,容臣說幾句話。”
“準。”
房玄齡往前邁出一步,眼光將杜荷,王成和謝承德都掃了一遍,
“王大人,前幾日你就彈劾忠毅侯的紡織作坊擠佔百姓的生計,
本官想問問,這個根據從何而來,言官確實可以風聞奏事,但是奏事也得講究有憑有據。”
房玄齡問得很巧妙,要憑據,杜荷的紡織作坊目前規模並不大,
能給朝廷供給冬衣都是兩個月來累積的結果,
雖然有超越時代的機械用來加工,但是原料卻供應不上,
這也是杜荷與李世民說的十萬採購他暫時沒能力完成的原因。
房玄齡的詢問,王成未能解答,謝承德搶下了話頭,幫他回覆了起來。
用的是穀賤傷農的理論,
理由就是杜荷的紡織作坊持續運轉下去,布匹價格必然下降,
隨之織布的百姓收入也只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