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儒士,神情嚴肅,捋著鬍鬚,義正言辭地說道。

“陛下,儒家經典中明確規定了男女有別,女子應以柔順為德,學習女紅、婦德即可。”

“若鼓勵女子接受教育,讓她們接觸經史子集,這是破壞了千百年來的規矩,恐遭天下人非議。”

又一位年邁的老儒士滿臉不悅地站了出來,他的鬍鬚因激動而微微顫抖,大聲說道:“宋濂,你這簡直是大逆不道,離經叛道至極!”

“自古以來,女子就應遵循三從四德,深居閨閣,操持內務。”

“你卻提議讓女子接受教育,這成何體統?”

“若女子都拋頭露面去學習,那我朝的綱常倫理置於何地?”

此時,另一位年輕的儒家文臣,指著宋濂說道:“宋濂,你也是儒家出身,本應謹遵儒家教誨,維護祖宗規矩。”

“如今卻提出這等離經叛道的建議,實在有負大儒之名。”

“儒家倡導的是尊卑有序、男女有別,你此舉是對儒家經典的褻瀆!”

宋濂神色坦然,目光堅定地一一掃過那些言辭激烈指責他的大臣,不卑不亢地反駁道。

“諸位大人,不錯,我宋濂的確是儒家出身,然而儒家思想自誕生以來,便並非是一成不變、刻板僵化的教條。”

“這天地之間,女子之中亦不乏聰慧過人、勤奮好學之輩,她們同樣有著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為何就不能給予她們接受教育的機會呢?”

“時代在變,我大明初立,正需革新圖強。”

“女子接受教育並非是破壞禮教,而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禮教內涵的豐富與完善。”

宋濂微微一頓,語氣中充滿了敬意:“皇后娘娘以其非凡的智慧和賢德助力陛下成就帝業,這便是女子有才的有力證明。”

“而且,女子若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擁有豐富的學識,日後為人妻、為人母,只會更加懂得如何相夫教子,更好地傳承優良家風。”

“如此一來,不僅不會破壞綱常倫理,反而會使家庭更加和睦,社會更加穩定。”

他目光炯炯,環顧朝堂,慷慨陳詞:“再者,儒家思想向來倡導仁愛、包容。”

“我們身為儒家子弟,肩負著傳承和弘揚儒家精神的重任,不應一味地因循守舊、抱殘守缺。”

“而應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積極探索創新,為國家的繁榮昌盛、百姓的幸福安康謀取福祉。”

然而,那位年邁的老儒士仍舊頑固不化,漲紅了臉反駁道:“宋濂,你少在這兒花言巧語、狡辯抵賴!”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可是老祖宗們代代相傳的規矩,歷經千百年的驗證,豈是能隨隨便便更改的?”

“你如此蠱惑人心,分明就是在誤導陛下,妄圖擾亂朝綱!”

隨著老儒士的聲聲厲喝,朱元璋的臉色逐漸陰沉下來,眼神中透露出極度不滿與憤怒。

他猛地一拍龍椅,大聲怒喝道:“夠了!這群冥頑不靈、迂腐不堪的傢伙,只知守著舊規矩,卻看不到國家的未來!”

朱元璋氣得站起身來,怒視著眾人,質問道:“咱妹子為我大明所立下的汗馬功勞,你們都當作看不見嗎?”

“如今宋學士一心為國家的長遠發展建言獻策,提出如此利國利民的建議,你們卻在這兒百般刁難、橫加阻撓!”

緊接著,朱元璋大手一揮,高聲下令:“來人,把這反對的五個腐儒拉出去,各打二十大板!”

“讓你們好好反思,莫要再阻礙我大明的進步之路!”

話音剛落,如狼似虎的侍衛們立刻行動起來,迅速將那五位大臣強行帶出了朝堂,只留下他們驚慌失措的呼喊聲在空氣中漸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