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宋濂一對N(2)(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此甚好,太子能與你一同謀劃此事,可見其用心,日後必能成為我大明的賢君。”
這時,李善長不著痕跡地朝一位淮西籍的大臣使了個眼神。
那位大臣心領神會,立刻站出身來,畢恭畢敬地問道:“宋學士,您與太子殿下召集的這些人才,他們所編著的書籍,如何能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和權威性呢?”
“畢竟這些知識關乎著天下學子的學習和未來。”
宋濂不慌不忙地回應道:“大人有所不知,此次參與編著的人才,皆是在各自領域內聲名遠揚、造詣深厚之人。”
“比如律法方面,有曾經參與過我大明律法修訂的資深官員。”
“算術領域……農桑之事……”
“在編著過程中,他們會相互研討、反覆論證,每一個觀點、每一條知識都會經過嚴格的稽核。”
“而且,成書之後,我們還會呈給陛下再次進行校對和審定,確保書籍內容準確無誤、權威可靠,能為學子們提供最優質的學習資料。”
朱元璋看著這一切,心中暗自欣慰,再次看向宋濂,道:“宋學士,此事就全權交給你負責,遇到任何問題,隨時向咱彙報。”
“咱期待著看到科舉改革後,我大明人才輩出的繁榮景象。”
就在眾人都以為科舉改革一事即將塵埃落定之時。
一位白髮蒼蒼、身形佝僂的儒家老臣,突然邁著顫顫巍巍的步伐,從朝臣佇列中緩緩走出。
緊接著,他“撲通”一聲重重地跪倒在地,涕淚橫流,聲嘶力竭地呼喊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
“老臣今日就算拼了這條老邁的性命,也絕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我朝傳承多年的科舉制度,就這麼被肆意更改!”
此時,李奧聽聞此言,眼睛瞬間一亮,趕忙悄悄掏出手機,迫不及待地開始拍攝起來。
畢竟,這位老頭可是信誓旦旦地說要拼了老命阻攔,沒準真能有幸看到他撞柱子以死諫的精彩戲碼。
這麼想著,李奧便躡手躡腳地起身,悄悄走到徐達身旁,壓低聲音說道:“徐叔,您趕緊讓開點路,這老頭看樣子要撞柱子了。”
“您可千萬別攔著,我正拍著呢。”
徐達聽了這話,頓時一臉茫然,什麼叫這老頭要撞柱子?這都哪跟哪啊?
而那位老臣情緒愈發激動,聲音裡滿是悲愴,幾近哽咽地繼續說道:“陛下,老臣追隨您多年,從大明草創之初,一路風風雨雨,親眼見證了我朝的建立和一步步發展壯大。”
“老臣懇請您收回成命,莫要被這些新奇卻有害的言論所誤導。”
“若陛下執意推行這荒謬的科舉改革,老臣今日便撞死在這朝堂之上,以死明志!”
說罷,他眼神決絕,直直地看向朝堂一側的柱子,同時做出一副要猛地撞上去的架勢。
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朝堂之上瞬間炸開了鍋,大臣們紛紛倒吸一口涼氣,驚愕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這位老臣。
李奧見狀,興奮得兩眼放光,不假思索地立刻用力把徐達往旁邊一拉,空出了老臣與柱子之間的通路。
此時,朝堂上大臣們反應各異。
有的大臣面露不忍之色,想要上前勸阻。
有的則眉頭緊皺,對老臣的過激行為感到無奈。
而支援科舉改革的大臣們則面露不滿,覺得老臣實在是冥頑不靈。
那老臣瞧見李奧和徐達居然真的讓出了路,氣得差點背過氣去,在心裡暗暗咒罵,老夫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你們這兩個賊子,怎麼連路都給讓出來了!
可話已出口,架勢也已擺出,無奈之下,他只好硬著頭皮,佯裝氣勢洶洶地朝著柱子衝去。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