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正面交戰,故而讓出沿海城池,以致我軍戰線拉長,並且能夠將己身分散各地的軍力集中起來。”

話音落。

一眾大明天子儲君紛紛是望去,越看越覺得成化帝朱見深說的是那麼回事。

…………………

隆慶大明。

倭島,京都,京都御所,正親町天皇之宮殿。

對於倭島之天皇,外界普遍看法是這個天皇當的沒什麼用,一沒權,二沒兵,每天除了吃飯就是睡覺,就純純屬於是國家吉祥物一般的存在。

高興就供著,不高興直接甩臉子。

但,天皇沒用論,那是在安定盛世之際。

國家安順,這天皇就是沒啥用的吉祥物。

可若是在亂世之中,天皇還是有一定作用的,畢竟天皇在普通八嘎的心中就是神明,就像皇室標榜的那樣,他們是神之一族,而神是沒有姓氏的。

亂世之際,八嘎的天皇就像是三國時期的漢獻帝一般,曹操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倭島的大村長也可以,只要天皇願意積極配合,你就能夠站在道義制高點的一方,受到底層八嘎們的熱烈擁戴。

自從倭島徹底進入戰國亂世之後,八嘎的皇室就苦的一比,所謂神之一族,也得吃喝拉撒,窮困潦倒、極端匱乏,最艱難的時候,皇室甚至連新皇登基儀式的錢都出不起,宮殿破了也沒錢修,就讓其破著,要多寒酸有寒酸。

如此情況,持續了小百年之久。

而這一切之改善,就是從織田信長開始。

織田信長之所以能夠成為倭島戰國版的柴榮,絕對並非是單靠自身之氣運,更多的是靠腦子,靠手段。

他在徹底控制京都之後,第一時間並非是成立幕府,而是出人意料的前去朝拜住在破落屋的天皇,並主動掏錢,由織田家為天皇修建御所,給皇室提供充足的經費,恢復皇室往日之榮光。

這世界上的生意,有付出自然就有回報。

織田信長所得到的回報,就是正親町天皇的全力支援。

從1570年開始,織田信長在倭島境內發動的每一場統一戰爭,都是以天皇敕命而戰,往大了說,這就是絕對的正義之師,其他各地的大村長都是純純的叛賊。

甚至在織田信長放逐室町幕府最後一位徵夷大將軍的時候,亦是以天皇敕命的形式下發,在流程上絕對是合理合法,一點漏洞都沒有,你就是想噴他都不行。

而等到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一不留神嘎了之後,羽柴秀吉(豐臣秀吉)掌控京都後,並沒有改變對皇室的態度,依舊是禮遇有加,甚至比之織田信長更勝,為了進一步提高天皇在倭島國內的威望,並恢復了對天皇的朝拜禮儀,自己率先帶著一幫家臣去朝拜天皇,可謂是給足了面子。

因為豐臣秀吉是個聰明人,他從織田信長的身上看到了尊皇得到的好處。

當下,天皇御所之內。

羽柴秀吉跪在帷幕外,而在帷幕之中有著一道垂老身影,這人正是破落半生,到了下半輩子才開始享福的正親町天皇,時不時有著咳嗽聲從帷幕內傳出。

不多時。

有著內侍從帷幕外走出,這內侍極為恭敬的來到羽柴秀吉身邊,緩緩跪了下去,低下頭,雙手呈上一封敕書。

羽柴秀吉看了看這敕書,抬手拿起,快速看了一遍內容之後,眼中有著滿意之色,隨後朝著帷幕內的天皇叩首。

接著,起身,轉身離開。

走出御所後的羽柴秀吉,眼中頓時有著戾色乍現。

就在兩天前,他藉著禦敵大明、重選織田家督的名義,把織田家的所有高層都召集了起來,其中就包括反對豐臣秀吉的德川家康和柴田勝男,在這次高層會議上,豐臣秀吉摔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