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張璁病逝,夏言這等保守派上臺之後,這一切都隨之東流。

張璁治政的風格類似於前秦王猛,敢想敢幹,只爭朝夕,誰要是阻止他的新政,那就是佛擋殺佛,神擋殺神。

也只有這種人,才能夠在一艘船開入歧途之際,硬生生將船頭給扳回正途。

如楊廷和、夏言、徐階這些人,他們所做的只是維持這艘船在歧途上不翻船,但誤入歧途越深,積弊越深,後世越來越難以回頭。

維穩之臣常有,改革之臣,百年難得一位。

正因為如此,張璁改革之心早已被文官集團查知,整個文官集團都對張璁極為防範。

當年張璁要入閣之前,根本無法經過朝臣會推,只能在其他朝臣的鄙視中,接受嘉靖的中旨入閣。

不過張璁顯然並不在乎這一點,他要的是能幹實事。

張居正一生對張璁極為崇拜,編纂明世宗實錄的時候曾這樣寫:極推許永嘉張璁,蓋其才術相似,故心儀而託之讚歎。

當張居正上臺掌權之後,他頒佈的一系列改革新政,包括其中的一條鞭法,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張璁當年改革的基礎和戰略上。

並且有一點值得一提。

不論是楊廷和、夏言、徐階、高拱,哪怕是後來因改革而千古流芳的張居正張大帥哥。

這些大明內閣第一把手,為政期間不管是做了什麼,個人生活都是極其奢靡,一個個撈錢簡直是撈的手抽筋。

這些首輔在任時也是張口閉口反腐倡廉,大老虎小蒼蠅一個接一個幹翻,但就是從來都不反自己。

可唯有張璁,以身作則,清正廉潔。

在京為首輔七年,離京之時,背個簡單的行李就走了。

做了七年首輔,甚至在京師連一處房產、一畝田地都沒有,這是一個值得後世稱頌,一心為公的改革名臣,絕非是某本書中的小人。

歷史可以戲說,但決不能亂說胡說。

而且張璁雖是文臣,卻從不結黨營私,一切都是公事公辦,這也是他一直以來為文官集團所排擠的主要原因所在。

蓮出淤泥而不染,自然會被折斷。

當年嘉靖火線提拔張璁,並對其唯以全部信任,絕非只是單純因為張璁支援了大儀禮。

畢竟當時支援嘉靖的人也不僅是張璁一人,更多的是君臣相惜,更多的是君臣一心,更多的是想要革舊除弊的雄心壯志。

“張孚敬!”

嘉靖見到張璁,瞬間一個激靈,嚇得差點沒蹦起來。

當年張璁為避諱朱厚熜的熜字,上書請求改名,嘉靖便賜其名孚敬,字茂恭。

不僅是嘉靖愣了,張璁也是愣了。

望著周遭景緻,望著跟前的嘉靖皇帝,張璁一臉懵逼,心想自己不是已經入土了嗎?怎麼把我從棺材裡挖出來了!

正當張璁懵逼之時,聲音傳來。

“你有十年的時間,重啟你的新政,並將其貫徹固化,同時培養你的繼任者。”

這個新功能英靈召喚,有一個時間限制,那就是召喚具現的英靈,只能活十年。

話音落。

張璁一愣,下意識看向季伯鷹。

他四十七歲入仕,從一個二甲進士,一個微末小官,抓準時機,用短短六七年的時間就做到了內閣首輔,腦子豈能不靈光。

瞬間便是明白過來,他之所以能夠復生,全因這眼前之人。

太不敢置信了!

“道祖賜你新生,還不跪謝。”

嘉靖驚訝之餘,覺得這都很正常。

畢竟師尊乃是仙神道祖,復生個人凡人還不是信手拈來之事。

‘原來世間真有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