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微微頷首,隨即開口道。

“晉商皆可誅,這一點我亦認同。”

“但。”

“倘若是現在將這幫晉商誅殺殆盡,於當下之崇禎大明而言,實乃是百害而無一利。”

眾人皆無反駁,都是在等著王陽明闡述自己的論據。

稍作停頓,見無人提問,王陽明便是繼續開口。

“一,晉商存在已久,更是手握天下數成鹽引以及茶糧等事關民生之物,若是在這個關頭對晉商大肆誅殺,必定引起人心惶恐、國內動盪,這將會讓原本就已經極為誇張的物價變得更加離譜,以致天下流民更甚,這對剛剛消停的起義不利,倘若再出第二個闖王,又將徒耗國力。”

話音方落。

“屎啊屎啊!”

兩邊臉都腫了的朱由檢,說話明顯不大利索。

“二,這幫晉商國賊為一己之私,已然蛀國害民荼軍數十年,若是讓他們這般輕易受誅,實難平天下百姓心中之恨。”

“三,不應放過任何一個國賊,也亦不能錯殺一個好民,晉商中雖有諸多國賊,為小利而不顧國家之危,但依舊有心繫天下者,災時開倉振民者不在少數,這些都需要時間查明分清,不可一刀切。”

“四,建奴上至皇太極,下至八旗兵卒,皆對晉商極為信任。”

一番話音落。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聽完王陽明這些話之後,自是也不需要過多解釋。

“你想用晉商這條線忽悠建奴?”

武宗朱厚照聞言,咧嘴一笑、

這才對嘛,這才是他熟悉的陽明大聖人,充分利用對手的每一個點搞心態,主打的就是一個無孔不入。

想當初萬曆時空的老奴和天啟時空的皇太極,心態都被王陽明搞炸了。

王陽明看了眼自己老闆並未接話,轉而繼續道。

“在晉商的問題上我有以下三點。”

“一,以朝廷之名,扶持晉商中的那一部分良商,利用這些良商來取代國賊手中握著的民生之權,這樣在往後誅殺晉商國賊之時,能將對百姓的禍害、對民間民生所需的影響,降至最低。”

聞言。

老朱重重的點了點頭,這個操作他舉雙手贊成。

在愛民這件事上,老朱在古今帝王中絕對可以排得上歷史前三。

沒法,苦孩子出身。

“二,重新更換邊鎮防禦,利用晉商國賊這條線,將最新的邊鎮防線各鎮之圖傳遞給建奴,同時加強山海關之兵,讓建奴從山海關見不到短時突破之機,往後建奴自會尋找其他邊鎮關口。”

“三。”

言語至此。

王陽明並沒有繼續,而是停頓了片刻,沉聲說道。

“此法略有違背天理人倫,但如用採用此法,十年之內,建奴可平。”

話音落。

雙臉紅腫的朱由檢,蹭的便站了起來,眼神炙熱到讓人不敢直視。

“先生之言,可否保真?!”

上一次。

朱由檢露出這種炙熱眼神的時候,還是袁崇煥跟他說五年平遼,結果沒兩年,圓嘟嘟的大頭就掛在了城樓上。

不過。

很明顯崇禎朱由檢在大明天子齊聚的課上是沒有什麼發言權的,輩分低、功績低,還揹著亡國之君的名聲,實在是底層中塵埃,存在感也就比豬頭堡強一點。

他這一句話喊出來,在場壓根就沒有人搭理他,包括王陽明這個臣子在內。

王陽明代班崇禎大明的內閣首輔之後,這段時間一直都在加急梳理崇禎朝的各項問題,哪怕是以陽明大聖人的心性,在大致瞭解了其中內情之後,都有著一種想把崇禎朱由檢吊起來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