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這一挫敗,讓少年張居正膨脹的心沉定了不少。

待到其十六歲之時,顧璘見張居正心性沉澱的差不多了,便是準其成功透過了鄉試,成為了少年舉人,並解下自己的犀帶贈給張居正,並對你警言:‘希望你樹立遠大的抱負,做伊尹、顏淵,不要只做一個少年成名的舉人。’

晚年之張居正回憶起這一段少年經歷,曾感嘆直言,當年若無顧璘之阻,他必定不會有今日之成就,一生奉顧璘為恩師。

“你做錯了。”

仙師突然的一句話,讓正在為自己決定而沾沾自喜的武宗朱厚照頃刻間便是愣住了。

就連老朱也是皺起了眉頭,眼裡泛出些疑惑之色,顯然他並不覺得武宗朱厚照在這件事上做錯了。

既然嘉靖、隆慶這兩個時空大明的張居正都是宰執棟樑之才,在這正德一朝提前培養,貌似並沒有什麼問題啊。

“仙師,不知我錯在何處啊?”

武宗朱厚照下意識忍不住發問,他想了想,覺得自己在這個問題上,著實是沒有錯誤,提前給張居正鋪好路,這不是更順暢嗎?!

“記住一句話。”

季伯鷹看向武宗朱厚照,同時瞥了眼身畔之老朱。

“人一生之成長,永遠比天賦要重要。”

“老朱,我想你應該對這句話深有體會。”

“你大明開國之功勳,大多為淮西之人,難不成你淮西之地皆是天賦超絕的英才?”(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