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戚繼光:這麼多穿龍袍的反賊?老子發了!(5K!)(第3/5頁)
章節報錯
一句。
小朱四幾乎沒有猶豫。
“傻子才阻止。”
話音落,所有天子儲君的心情都沉重了起來。
尤其是宣德帝,他曾經幾次下令徹查軍屯戶籍,但依舊是無用,逃亡反而是愈來愈烈。
這一刻,老朱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他怎麼都沒想到,自己親手定下的衛所軍屯制,竟然在自己的後世有這麼大的弊端,非但沒有維持國家穩定強盛,反而成為了尾大不掉的累贅。
至明一朝國祚覆滅,軍屯衛所制始終存在,究其本質就是因為祖制的存在。
很多後世人以為,明朝的祖制,有用的皇帝就用,沒用的就不用。
但實際並不如此,當一項祖制牽扯到太多利益群體的時候,比如軍屯制幾乎牽扯到全國各地的所有衛所武官,以及廟堂上數不清的權貴利益。
這就像是一張糜爛的大網,死死包裹著大明,深入骨髓,想抽身都抽不出來。
縱是後世天子有心,也無法徹底取締,光是言說祖宗之法不可廢的摺子就能把人給淹了。
所以到了嘉靖中期,儘管募兵制在實質上已經佔據了帝國軍隊的主要戰力,衛所軍反而成為了營兵制的兵員,但衛所軍屯世兵制依舊存在。
“第三點,與軍屯衛所伴生的軍職世襲,各地衛所不僅是軍戶世襲,就連衛所衛指揮使以下的軍職,都可世襲,這群世襲武官世代盤踞當地,衛所軍戶在其眼中,猶如奴役。”
“這是致使軍戶地位驟降的主因之一,軍戶在大明成為了受人蔑視的劣等民。”
其實老朱拍腦袋想的這些玩意,放在後世來看,實在是很難令人想得通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
你說讓軍戶世襲,這件事倒還能理解,畢竟是為了確保兵源充足。
可衛所裡的軍官為什麼也要搞父死子替這一套,這和養米蟲有什麼區別?
“第四點,自洪武之後,衛所兵的戰鬥力極速銳減。”
“種田種太久了,那可就真成農民了,骨子裡再無軍人血性。”
這也是自然。
第一代軍戶是跟著朱元璋起義拼殺出來的,那都是刀口舔過血的真漢子。
第二代軍戶還能勉強有先父遺風,畢竟永樂一朝壓著草原各部狂揍,永樂武風絲毫不遜洪武。
可當軍戶傳承至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n代。
隨著洪熙、宣德朝的國家戰事全面平息,你還期望這幫從生下來就幾十年如一日,面朝黃土背朝天,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軍戶去扛刀砍人?
做夢。
老子還要回家收麥子,誰特麼跟你拼命打仗。
這也是為什麼明中後期的衛所軍,基本都是一觸即潰,除了能拉出去烏泱泱的唬人之外,真實戰力連戰五渣都評不上。
季伯鷹掃了眼個個神色凝重的天子儲君,隨後說出階段性總結。
“軍屯衛所世兵制,只可用於亂世安定之際,且只可沿用二十年,也就是一代人的時間。”
接著。
“我給你們一刻鐘時間收拾。”
“一刻鐘後,我們前往嘉靖二十五年的登州衛,實地見證。”
這幫天子儲君今天已經跟著他晃悠了許久,都還沒有去放過水。
人有三急,做皇帝的也不例外。
正好,趁這一刻鐘的時間,季伯鷹去天順收個尾。
…………………………
天順時空,紫禁城。
內五龍橋,居中的那一座。
豬頭堡大口大口喘著氣,就趴在這橋邊緣,他實在是跑不動了,全身上下就沒有一塊肉是不痛的。
畢竟大明先祖揍他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