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煦有個專用的大玩具箱,香樟木打造,何春生從傢俱廠搬回來又自己用砂紙打磨一遍,保證不會留下毛刺邊才交給她。

裡面用木板為分隔,左邊放著傳統玩具,彩色積木、華容道、鐵皮老鼠和鐵皮青蛙、玻璃彈珠、拐骨、沙包、雞毛毽子以及花繩等等。

大部分都是何夏生寄回來的,不管她這個年齡用不用得上,反正提前備好總不會出錯。

右邊放著何瑞雪託人在滬市買的進口玩具,芭比娃娃、繪畫立體書、磁力畫板……這些雖然直到九零年才開始廣泛流行起來。

但有錢的話,其實並不難買到。

王桃枝得知這些中看不中用的塑膠製品的價格後,一直罵她變著花樣敗家。

何瑞雪卻聽之任之,從來不會悔改。

一方面是為了彌補自己的童年。

另一方面……

何瑞雪想到前世看到有博主在盤點芭比系列的玩具,在影片裡搭起一座特別大而漂亮的城堡。

評論有人在說她小時候都沒見過這些,只能用泥巴和葉片捏成的碗過家家。

然而在她底下又有人回覆,說怎麼沒有,她是七零末出生的,童年不僅有芭比城堡,還有會動會放光的遙控汽車。

世界的參差頓時顯現。

原來不是童年太過貧瘠,而是富足的世界離自己太遠而已。

何瑞雪不是見不得孩子過得好的家長,成天灌輸些沒苦硬吃的觀念。

照她的想法,把何曉煦生在七幾年已經很委屈了。

到2030年她都是將近60歲的老太,吃不好玩不好,哪有生在千禧年之後痛快。

所以她想盡力給她最好的一切,別讓她直到長大後才能彌補童年。

玩具準備得再多,何曉煦還太小玩不了,何延諾、何延詩兄妹倆算是沾了光,經常往這邊一待就是一下午。

把手裡的玩偶丟進箱子右邊,何曉煦像只小鴨子搖搖擺擺地走出來。

她用力跨過門檻,拉著趙梅丫的食指糯糯地說,“奶奶,去看花花。”

“好,奶奶抱你去看花。”

“不用抱,我自己肘。”

“要自己走啊,哎喲,咱們煦寶真不錯,比你哥哥強多了。”

趙梅丫夸人的最常用手法就是拉踩,從第二代到第三代,從來沒變過。

今天卻在何曉煦這裡折戟。

她睜著黑白分明的眼珠盯著她,奶聲奶氣中透著嚴肅,“奶奶,媽媽說過,不要和別人比,要和自己比。”

趙梅丫在心裡翻白眼,心說我教育你媽的時候你還沒出生。

一家子都是這麼過來的,如今誰不說她的孩子有出息,多少人找她討教教育子女的竅門。

但她向來注意在孩子面前維護女兒的形象,點頭隨口敷衍,“你媽說得對。”

牽著孩子走到後院,這裡聳立著一塊奇異的石頭,是先前挖防空洞的時候弄出來的,放在原來雞窩的右側。

江衍序測算過院子裡的風水,說這裡最合適,能鎮宅,守氣運。

家裡人都不懂這些,自然是他說啥就是啥,石頭四周種了一圈花,是路邊常見的野花。

雛菊、鳳仙、雞冠花,黃的白的粉紅的,開得正熱鬧,一股子蓬勃的生機。

趙梅丫摘下一朵玫紅色的鳳仙花,給孫女染指甲,透過窗戶看見臥室裡看書的夫妻倆。

忍不住揚起聲音,“煦寶,你說你爸媽兩個傻愣子,把錢都花在刀把上,生怕讓人看出來。

要種花也不弄點名貴點的品種,什麼秋菊夏蘭,讓我跟戲文裡的老太君似的抽空還能帶著人賞花,眼前這些萬一不說路邊到處都是,農村裡一薅就是一大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