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我聽說啊,就我們剛才坐的那桌有個人是個兔兒爺,昨晚上和人辦事太激烈,今天喝酒了沒控制住漏了一褲襠……咳咳,我只是聽說。”

何瑞雪聽到後差點把嘴裡的茶水噴出來。

怎麼回事,這才經過了幾道嘴,傳的話和原來的版本未免差太多了,要麼說眾口鑠金呢。

都是人才啊,想象力怪豐富的。

研究員們聽聞後紛紛放下筷子,嫌惡得連飯都吃不下去了,“真的?咋什麼人都有啊。”

“是啊,那人哪個單位啊,派這麼不檢點的人來出差,不是故意來噁心嗎?”

“他怎麼還有臉留下來喝酒的,不趕緊回去換條褲子?”

“我聽說啊,這種人都習慣了,那地方沒了知覺,估計連他自己都沒發現。”

“你怎麼知道得這麼清楚,不會也……”

“胡說八道!”那人趕緊撇清關係,“我也是從前聽人說的,小徐啊,他的單位叫什麼,我往後躲著點。

別說我們廠,別的廠往後也不想跟他合作吧,跟這種人湊在一塊名聲能好嗎?”

“依我說,他單位也不咋地,連底下是什麼人都沒查清楚就派出來,不是蠢絕了就是蛇鼠一窩。”

徐德寧也是個黑心的,裝作懵懂把那人所在的單位和職務抖落得清清楚楚。

所謂一條看似荒謬的流言引發出的後續是打擊性的,任由那個人如何辯解都沒人會相信。

或者說,他們選擇性地不信,畢竟和他坐在一桌的都是其他商店派來的代表。

同行是冤家,大家互為競爭關係。

貨物是有限的,他談下一筆訂單便意味著幾人少一筆,所以他們不光不會幫忙解釋,反而會添油加醋一把,反覆敗壞他的名聲,先排除掉一個對手再說。

隨著一個下午的發酵,鬧得不少人都聽說了。

許多廠家對他有了壞印象,便不會傾向於跟他合作,本來自家的貨就稀缺,商店方求著才會放出一批來。

既然他身上有汙點,那就換一家唄。

何瑞雪最是小心眼,也沒放過先前其他幾個起鬨的人,藉著好運卡仍然在生效,狠狠搶了他們幾大筆訂單。

同時讓第二商店成了這次的會議的最大贏家。

三天後,兩人滿載而歸地回到商店,韓馥箐來辦公室找她,臉上帶著不加掩飾的亢奮。

她這次簽下的訂單雖然不是食品等必需物資,但包含電池、尼龍手套、人造布料、清潔用品、塑膠涼鞋、膠鞋等等品類多樣的日用品,屬於這個年代較為“高階”的工業品。。

在一定程度上擴充了商店的種類和庫存。

雖說他們商店是事業單位,不看所謂的銷售額,但要考慮老百姓的滿意度。

若是人家幾次來都說沒貨,久而久之就不愛來了。

來購物的人減少,商店自然會走下坡路,上頭可不會考慮到他們的難處,只會覺得他們沒用,往後投入的資源自然而然會隨之減少。

雖說這個年代有貨就不愁賣,但不同商店的福利待遇可都是有講究的。

幾個書記明面上平起平坐,可開會的時候第五商店的書記卻是離商業部門領導最近的位置,和他的交流也最是密切。

為什麼?還不是因為第五商店市裡的門面,每逢週末客流量爆滿,上面自然緊密關注,每次檔案中分配給他們的高檔商品指標都是最多的。

眼下第二商店看著也要好起來了,雖說依舊比不得第五商店,但他們的貨品預備得比從前更加充足。

不光是周邊的居民,就連靠近其他商店街區的民眾打聽到訊息都會過來搶購。

韓繼業在家裡無不得意地預測,今年年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