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龍華古寺。

晨鐘初響,薄霧繚繞。

李修然跟隨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僧,穿過迴廊,來到藏經閣深處。潮溼的空氣中瀰漫著檀香和老舊紙張的氣息。

在龍華古寺裡,李修然正在翻閱一份塵封已久的戰報。這是關於百年前屯門海戰的詳細記載。

"有意思,"他對身邊的鄭芝龍說,"當年明軍是如何以弱勝強的,這裡面有很多值得借鑑的經驗。"

鄭芝龍湊近檢視:"這些戰術記錄如此詳細,簡直是軍事寶典。"

"最重要的是這個,"李修然指著一張泛黃的海圖,"當年明軍利用了地形和潮汐的優勢,這正是我們現在需要的。"

"這裡儲存著百年前的戰報,"老僧輕聲說,"都是關於屯門海戰的記載。"

"阿彌陀佛,"老僧雙手捧出一個沉重的木匣,"百年來,這些文獻一直由我們寺裡保管。"

李修然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開啟匣子。

泛黃的紙張上,蠅頭小楷密密麻麻:

"永樂二十年,葡人犯境,屯門海域"

鄭芝龍湊近檢視,眼中放光:"這記載得太詳細了!"

"看這裡,"李修然指著一段文字,

"當時明軍是如何佈陣的"

密檔記載:

- 水師佈防詳情

- 風向潮汐變化

- 敵我雙方實力

- 具體戰術安排

"最精彩的是這個,"李修然攤開一張泛黃的海圖,"你看這些標註。"

海圖上密密麻麻的符號顯示:

- 暗礁分佈

- 水深變化

- 潮汐規律

- 風向特點

"原來如此,"鄭芝龍恍然大悟,"他們是利用了地形和潮汐的優勢!"

在研究岑港之戰的史料時,李修然發現了一個重要細節:當年明軍是如何利用心理戰術瓦解敵軍的。

"看來打仗不只是比船堅炮利,"他對卡洛琳娜說,"更要講究智慧。"

卡洛琳娜點頭:"就像你常說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整理文獻時,一本破舊的航海日誌突然掉落。

"這是"李修然翻開扉頁,眼睛一亮,"五峰船主汪直的日誌!"

鄭芝龍倒吸一口冷氣:"汪直可是傳奇人物啊!"

"這可是個寶藏,"李修然興奮地說,"汪直不僅是一位優秀的航海家,更是個軍事天才。他對海流和風向的研究至今都有價值。"

一位老僧人聽聞後,又帶來了一個驚喜:"我們還儲存著一些當年參與屯門海戰的水師老兵的口述記錄。"

日誌中記載著汪直的航海心得:

- 季風規律研究

- 海流走向分析

- 天象觀測方法

- 航線選擇經驗

"這簡直是無價之寶,"李修然喃喃自語,"汪直不愧是航海奇才。"

老僧又帶來一沓發黃的紙張:"這是當年參與海戰的老兵口述,我們寺裡專門記錄下來的。"

李修然仔細閱讀:

"那天風向突變"

"敵艦陷入淺灘"

"我們趁機包抄"

李修然在筆記本上不停記錄:

"第一,要充分利用地理優勢;

第二,要精通風向潮汐變化;

第三,要靈活運用包抄戰術;

第四,要掌握臨機應變之法。"

回到駐地,李修然立即著手製作沙盤。

"看,"他指著沙盤向鄭成功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