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廠倒臺後的第三天,京城陰雨綿綿。

溼冷的空氣中瀰漫著不安的氣息,彷彿預示著新的風暴即將來臨。

"範老大人回京了,"方謙推門而入,衣襟還帶著雨水,"昨夜就進了城,一大早就去見了周延儒。"

李修然放下手中的奏章,眉頭微皺。範景文,這位前內閣大學士突然回京,顯然不是巧合。

"告訴我具體細節,"李修然示意方謙坐下。

"範景文是連夜進京的,避開了城門盤查。進城後先在會同館小住,天不亮就去了周府。"方謙遞上一份記錄,"有意思的是,他的行李中有一個特別的鐵箱,一直由貼身家僕看管。"

李修然眼中閃過一絲精芒:"讓人盯著範府,每天都要知道誰進誰出。特別是那個鐵箱的去向。"

離開乾清宮後,李修然沒有直接回府,而是來到了五軍都督府。天還未亮,但他知道接下來的每一刻都至關重要。

"大人,您這麼早?"方謙有些驚訝。

"召集核心班底,"李修然快步走進議事廳,"皇上已經鬆口,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

議事廳內,蠟燭搖曳。

李修然的親信們陸續到齊:器械所主事張宗元、水師統領鄭芝龍、軍改參贊孫啟明、江南商會代表沈遠圖

"諸位,"李修然開門見山,"昨夜陛下召見,對改革表示支援。但我們要做好準備,改革越深入,阻力就會越大。"

"先說軍改,"李修然在輿圖前踱步,"張宗元,新式火器的產量如何?"

張宗元抱拳答道:"回大人,已經建立了三個新作坊。按照您教的'流水作業'法,產量提高了兩倍。但"

"但什麼?"

"但原料供應可能會出問題。聽說有人在囤積精鐵,抬高價格。"

"果然出手了,"李修然冷笑,"沈遠圖,這事你來辦。發動商會成員,從海外購入精鐵。價格貴點沒關係,關鍵是要保證供應。"

沈遠圖躬身:"大人放心,商會已經派船去了佛郎機、日本。最遲一個月就能到貨。"

"好,"李修然點頭,"下一個問題:軍餉改革。"

孫啟明展開一份文書:"按照新制度,軍餉直接發放到士兵手中,中間環節全部取消。但"

"遇到阻力了?"李修然問。

"是的。有幾個衛所的千總,說這樣會影響軍心。"

李修然冷哼一聲:"把他們的底細查清楚了嗎?"

"查清楚了,"方謙接話,"都和範景文有關係。"

"傳我命令,"李修然眼中寒光閃爍,"第一,立即對這些衛所進行突擊檢查,重點查賬。"

"第二,派新軍進駐,接管軍需物資。"

"第三,讓御史配合,徹查這些千總的貪腐行為。"

眾人聽得暗暗心驚。這是要一舉打掉盤踞已久的既得利益集團。

"鄭兄,水師那邊如何?"李修然轉向鄭芝龍。

"已經按計劃進行,"鄭芝龍答道,"新式戰船改裝順利,水師將士也適應了新的訓練方法。不過"

"說。"

"有傳言說我們勾結海外勢力,意圖不軌。"

李修然早料到會有這樣的聲音。

他踱步片刻,說道:"讓卡洛琳娜出面,邀請幾個朝中重臣,去水師基地參觀。讓他們親眼看看,我們的船隻和裝備,都是自主研製的。"

"另外,"他補充道,"把繳獲的荷蘭、滿清戰船也展示給他們看。讓他們明白,不改革就要捱打的道理。"

"最重要的是軍官培訓,"李修然強調,"新軍需要新式軍官。孫參贊,培訓營籌備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