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六祖大師就是這樣。六祖大師他也沒讀書,你不要說他讀經典了,他連字都不認識,他就能夠講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但是這句話你去查經典,佛陀沒有講過,佛陀從來沒有講過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文字。但是你看這個義理,跟佛陀的義理是完全相符的。他的清淨是本來清淨,不是修來的清淨。

佛在《法華經》講這個清淨,也是自性清淨,就是你本來就是大富長者的兒子,你本來就是大富長者,你只是一念的迷失。所以他這個跟《法華經》的思想一對上去,是完全相符的。但是他今生沒學《法華經》,他也不認識字,但是,很多跟他參學的人把《法華經》念一遍給他,他馬上就解釋出來。他解釋出來,跟智者大師、蕅益大師的註解一看,完全相符。達到這種六根清淨位,他能夠怎麼樣?我們凡夫是文以載道,從文字裡面尋求道,他是從道里面而生出無量文字出來,他可以不遵循文字了,對他來說文字相就是圓融自在,融會貫通。所以六根清淨是這麼一個情況。但是,我們是一個因位菩薩,我們現在是要尊重文字。現在是因位,但是你以後可以超越文字。先給你預先講到這麼一個六根清淨位。

庚二、重頌

我們看庚二的“重頌”。這地方有四段。先看第一段。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意清淨 明利無濁穢

以此妙意根 知上中下法

乃至聞一偈 通達無量義

次第如法說 月四月至歲

那麼,這個成就意根清淨的人,他有什麼好處呢?總持一切的法義。所以他心中特別的明利,而且沒有任何的障礙。這文字相對他來說根本不是障礙,他能夠以此微妙清淨的意根,通達一切的上中下法。上是指菩薩法,講六度萬行;中就二乘法,四諦十二因緣,講我空的;人天乘的,講五戒、十善。他能夠對這種上中下五乘的佛法,知道它彼此的差別相,也可以知道彼此的共同點,他能夠完全地融會貫通,知道常同常別。這個人乃至於聽聞一偈一句,就是你在讀誦《法華經》,他從旁邊走過去,他聽到一句話,他就能夠從這句話開演出無量的妙義出來,而且能夠次第地為人宣說。怎麼個宣說呢?他也可以講一個月,講四個月,講一年,他可以開合自在。他的意根到達這種程度。這個是講法義的深入。

這以後看觀機,善知根機。

是世界內外 一切諸眾生

若天龍及人 夜叉鬼神等

其在六趣中 所念若干種

持法華之報 一時皆悉知

他不但通達一切的法義,他還能夠觀察眾生差別的根機。他對整個三千大千世界內外一切的六道眾生——這個眾生包括了天、龍、人道、夜叉、鬼神等等——這個六道眾生只要跟他一接觸,他就可以知道你這個人過去生有什麼樣的執著。每一個人過去生有他的執著點、盲點。他也可以知道你今生容易造什麼樣的業力,哪些善惡。他也可以預測你未來的果報。持《法華經》的功德,“一時皆悉知”。他跟你講幾句話,看看你的表情,他馬上就知道你這個人善根的厚薄,煩惱的輕重,你未來修行的走向,他馬上可以判斷出來。這是很重要!因為知道你的根機,你馬上在用藥的時候,那就是非常有效率了。不像我們現在不斷地嘗試,他馬上能夠應病與藥。

看第三段的善巧說法。

十方無數佛 百福莊嚴相

為眾生說法 悉聞能受持

思惟無量義 說法亦無量

終始不忘錯 以持法華故

悉知諸法相 隨義識次第

達名字語言 如所知演說

此人有所說 皆是先佛法

以演此法故 於眾無所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