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又加上幾個條款。”

“其中有一條是如果研究團隊感覺機械廠沒有發展前途,他們超過半數同意的情況下,可以不經過老闆同意直接辭職。”

印利民一驚。

“有這種條款?我怎麼不知道?”

李峰很是貼心的把這一頁合同翻出來拿給印利民看。

這份合同簽了好多年,其中的細則印利民早就忘得七七八八,這條半路新增的條款,他自然也是不記得。

而今天辭職的工程師,恰好就是整個研究團隊的百分之七十。

他們完全按照合同辦事,並沒有違約。

印利民一拍腦門,這才想起來。

他瞬間飆起一串國罵。

當初簽訂合同的時候,他只想著研究團隊裡那麼多人,怎麼可能有一半的人集體辭職。

當時他根本沒把此事當回事兒,誰能想到孟海生會突然來這麼一招。

這麼多工程師集體辭職,印利民想找人補救都來不急。

他只能一面穩住研究團隊,一面趕緊招聘新工程師。

先把當前的危機應對過去再說。

馬上就要過年了,印利民也希望自己能過個好年,不要被這些糟心事兒影響。

印利民想好好過年,孟海生可不這麼想。

他既然已經出手,那就要一次把印利民按死。

對待自己的敵人,孟海生從來都不會手軟。

哪怕印利民在京城根基很深,他也會讓他沒有翻身的機會。

孟海生挖走印利民的研究團隊,只是一個開始。

隨後他對比著印利民機械廠生產的機械零件,對外開始拉訂單。

印利民工廠什麼價,孟海生就比他便宜一點兒的價格,對外報價。

他把價格壓下來,看似好像他沒什麼錢賺。

但孟海生的鋼材是用糧食換回來的,價格非常低廉。

在這種情況下,他對外報價哪怕是比印利民便宜,利潤空間依然很大。

除此之外,孟海生還從國外進口一批當下最為先進的機械裝置。

如果別人從訂裝置到收貨,怎麼也要好幾個月。

但孟海生讓阿杰幫忙,直接從港島轉運到京城,前後連一個月都沒到。

當然這些事,孟海生都是悄悄做的,不只是印利民不知道,京城裡就沒有幾個人知道他從國外進口先進裝置的事。

畢竟當前國外一些比較先進的裝置,對國內一直處於封鎖狀態,想要弄盡來非常難。

孟海生對外公佈機械廠經過改革,開始重新接訂單時,外面人才知道,他又悄悄幹了件大事。

此事一出,印利民終於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重生後才發現我竟是京圈大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