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的螢幕上的新聞。

什麼年代開始起,我們將所有電子裝置都統一稱之為“智慧終端”,並對它們的型別加以詳細區分,卻不再以區分後的名字分別稱呼的?這種事我只能從網際網路的資料中尋找答案——畢竟我沒有生活在那個第四次科技變革剛開始的年代,我記事起就已經是第四次科技變革席捲一切的40年代了。

唔……今天的新聞一如既往地的充滿了前沿科學的最新成就。我特意訂閱(這是一項付費服務)了有關於自然科學的一個“新聞流”(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某些媒體公司提供的一種分發新聞的方式,它的最大特點是“有限度的”分享了各產學研聯合體的“真實”資訊),這個資料流每天都會告訴我最近的科學進步。

量子網路的研究被重提已經超過五年了,但研究者們依然困於單個量子計算機的研發而始終沒有在量子通訊技術上取得曾經設想過的關鍵性突破,這份文章開頭如此說道。但接下來,文章中描述了玫喀克聯邦的某個科研團隊宣佈他們完成了這項壯舉:雖然只是一小步,但他們和他們的合作者完成了有關於將量子計算機與現有光纖骨幹網和電磁無線網有機結合起來所必需的程式設計軟體——qoenlps(antu and optical fiber electroagic work lk prograg fare量子與光纖電磁網路連結程式設計軟體)的10公開版本。文章還告知了公開版本的正式網站下載地址。

,!

太有意思了!我們瑞艾雫國的科學界一直在拼了命的研究通用型量子計算機,初代機——玄冥-天樞一號據傳已經從實驗室階段到了實地建造階段,但玫喀克聯邦的研究者們居然已經在研究如何將量子計算機直接的用於通訊系統上了!不過,玫喀克聯邦的量子計算機如果不能在瑞艾雫國的之前成功問世,那這個10版本只不過是在給他人做嫁衣而已。

暫時先不看其他人的評價(那沒什麼好看的,瑞艾雫國的善良市民們一向跟瑞艾雫國管轄機構宣傳口徑一樣,對外國的一切冷嘲熱諷),我將介面翻到了另外一個模組——生物技術。

這份文章看起來不太顯眼……不像剛剛那份量子通訊的那樣塞滿了模型渲染圖,這裡只有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極少的“抽象示意圖”。照理來說這樣的文章是會被歸類為繁瑣至極的、以至於不會被什麼人關注到的那一類,但我知道這種文章的真正價值……

它往往意外著某些名不見經傳的科研團隊為了尋求關注,他們歷經千辛萬苦才在某些新媒體報刊(這個詞是現在的流行詞,新聞網站已經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了,它們吞併了傳統紙質媒體從而變成了新媒體報刊)上得到一小塊位置,但卻沒有資格放置圖片,只因為他們的所謂的“軟實力”不足以及這些新媒體報刊看不起他們。但諷刺的是,很多真正能夠改變世界的新技術正是這樣的團隊完成的,而他們第一次公開這些新技術的方式就是這麼的寒酸。

因為我在終判結社,所以才知道這個事實,所以一般的善良市民不可能知道這個有價值的情報。

不過這也挺好的,我覺得。有價值的東西被能夠慧眼識珠的人發現,總比被永遠的埋藏起來要好多了。可能會有人說這是“不公平”的,是扼殺了普通人觸及前沿科技的機會,我只想對這樣說的人說:

難道你們以為自己是純粹的受害者嗎?當你們放棄了在自動智慧化技術浪潮中的抗爭的那個時代開始,今天的一切就已經是無可撼動的事實了,想要改變世界的話就行動起來啊可笑的市民們。

這篇其貌不揚的文章細看才能發現真正的端倪:它故意用繁瑣的文字遊戲和圖片遊戲掩蓋了一些東西。什麼東西需要這群如此寒酸的研究者這麼謹慎?我不由得更加仔細的從文章中發掘關鍵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