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討會後的專屬休息室裡,柔和的光線透過落地窗灑落在光潔的地面上,營造出靜謐而舒適的氛圍。騰和英相對而坐,面前的桌上擺放著尚未喝完的咖啡,濃郁的香氣瀰漫在空氣中。此刻,他們的交談正漸入佳境,深入探討著彼此的科研理念。

“騰,我一直堅信生態科學與宇宙探索緊密相連。就像在火星構建生態系統,並非僅僅是為了讓火星適宜人類居住,更是為了探尋宇宙中生命與環境的共生模式。這不僅關乎人類的未來,更是對宇宙奧秘的深度挖掘。”英目光堅定,娓娓道來。

騰微微點頭,眼神中透著認同,“我完全理解你的想法。太陽計劃亦是如此,它不僅僅是解決能源問題,更是人類邁向宇宙深處的關鍵一步。高效利用太陽能,能為人類在宇宙中的擴張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這與你對火星生態構建的長遠目標不謀而合。”

“沒錯!”英興奮地說道,“如果我們能在火星成功構建起穩定的生態系統,再結合太陽計劃提供的充足能源,火星將成為人類在宇宙中的重要前哨站。想象一下,那時的火星,綠樹成蔭,人們利用太陽能自由穿梭於各個城市之間,這將是多麼壯觀的景象。”

“哈哈,這正是我所期待的。”騰笑著回應,“而且,太陽能的廣泛應用不僅能改變火星,還能讓地球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地球上的能源結構將得到徹底最佳化,環境汙染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但在實施過程中,我們會面臨諸多挑戰。比如在火星,極端的氣候條件和複雜的地質環境,對生態構建來說是巨大的難題。”英皺著眉頭,表情略顯憂慮。

騰思索片刻,說道:“確實如此。不過,我們可以從地球的特殊生態環境中尋找靈感。像沙漠、極地等極端地區的生態系統,它們的生存機制或許能為火星生態構建提供借鑑。你在這方面有什麼想法嗎?”

英眼睛一亮,“我覺得可以從耐旱植物入手。地球上有許多耐旱植物,它們能在缺水、高溫的環境下生存。我們可以透過基因編輯技術,讓這些植物適應火星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逐步構建起火星的植被基礎。”

“這主意太棒了!”騰拍手稱讚,“同時,在能源利用上,我們可以研發更高效的太陽能收集裝置,將其與火星的生態系統相結合。比如,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發出能模擬光合作用的太陽能電池,這樣既能收集能源,又能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

“嗯,這需要跨學科的深度合作。我們需要生物學家、物理學家、材料學家等共同努力。”英說道。

“沒錯,組建團隊至關重要。我們要挑選那些有創新思維、敢於挑戰的人才。”騰表示認同,“對了,你覺得在人才選拔方面,我們應該重點關注哪些方面?”

英思考了一下,說:“除了專業知識,團隊協作能力和對未知領域的探索精神也很重要。畢竟我們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只有具備這些素質,團隊才能走得更遠。”

“非常贊同。那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可能還會遇到資源分配的問題。你認為應該如何平衡火星生態構建和太陽計劃的資源需求?”騰問道。

英輕輕抿了口咖啡,“我覺得可以根據專案的階段目標來分配資源。在初期,火星生態構建可能需要更多資源用於基礎研究和環境改造,而太陽計劃則側重於技術研發。隨著專案推進,再根據實際進展進行調整。”

“有道理。還有,在與各方合作方面,我們要與政府、科研機構、企業等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政府能提供政策支援和資金,科研機構能提供技術支援,企業則能負責專案的實際落地和推廣。你和這些機構有過合作經驗嗎?”騰看向英。

“有一些。之前在火星基地專案中,與一些科研機構和企業有過合作。但這次規模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