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總部的核心研討室裡,柔和的燈光灑在堆滿資料的會議桌上。騰和英在太陽計劃取得階段性進展後,此刻正將目光聚焦於更為宏大的戴森球計劃。團隊成員們圍坐在一起,空氣中瀰漫著熱烈而專注的討論氛圍。

騰率先打破沉默,他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手中拿著一份資料說道:“各位,太陽計劃的成果讓我們看到了能源領域的新希望。而現在,我們要邁向一個更具挑戰性的目標——戴森球計劃。這是一個關乎人類未來能源獲取的宏偉構想,大家先談談對它的初步瞭解。”

英推了推眼鏡,接話道:“戴森球,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理論上包圍恆星、收集恆星能量的巨型結構。如果我們能夠成功建造,它將為人類提供近乎無窮無盡的能源。但這其中面臨的技術難題和工程挑戰難以想象。”

團隊裡年輕的研究員小李疑惑地問道:“英博士,我一直對戴森球計劃很好奇,但它具體要怎麼實施呢?真的有可能實現嗎?”

英微笑著耐心解釋:“從理論上講,我們可以透過發射大量的採集器,圍繞恆星構建一個球形或類似結構,這些採集器能夠收集恆星釋放出的能量,並將其轉化為人類可利用的能源形式。但實現它,我們需要攻克材料科學、空間工程、能源轉化等多個領域的難題。”

騰補充道:“沒錯,比如要承受恆星的高溫和輻射,我們需要研發出一種超強耐熱、耐輻射的材料。而且,如何在廣闊的宇宙空間中精確組裝如此龐大的結構,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另一位資深研究員老王皺著眉頭說:“還有能源傳輸問題,收集到的能量要怎麼高效地傳輸回地球或者其他人類聚居地呢?這中間的損耗如何控制?”

騰點點頭,說道:“這確實是關鍵問題之一。我們或許可以考慮利用引力波或者量子通訊技術來實現能量的超遠距離傳輸,同時研究如何降低傳輸過程中的能量損耗。”

小李又問道:“那戴森球計劃對人類未來能源獲取到底有多大的意義呢?”

英神色嚴肅地回答:“意義重大。隨著人類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增長,傳統能源和現有的新能源技術都面臨著各種限制。戴森球一旦建成,人類將不再受困於能源短缺問題,這將為人類的科技發展、星際探索甚至文明的延續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團隊成員們紛紛點頭,對這一宏偉計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這時,一直沉默的技術專家陳工發言:“從工程角度看,我們還需要解決建造過程中的軌道維持問題。這麼龐大的結構,在恆星的引力場中很容易出現軌道偏移,如何保證它穩定執行是個大難題。”

騰思索片刻後說:“我們可以借鑑現有的衛星軌道維持技術,在此基礎上研發更先進的自動調整系統。利用微型推進器和高精度的感測器,實時監測和調整戴森球的軌道。”

英接著說:“而且,在建造初期,我們需要進行大量的模擬實驗,精確計算各種引數,確保整個計劃的可行性。這需要我們各個領域的專家緊密合作。”

老王提出:“在收集資料方面,我們可以和國際上其他科研機構合作,共享資料和研究成果,這樣能加快我們的研究進度。”

騰贊同道:“非常好的提議。我們要積極與各方合作,整合全球的科研力量。英,你負責聯絡國際上相關的科研團隊,探討合作事宜。”

英點頭回應:“沒問題,騰。我會盡快與他們取得聯絡,爭取建立廣泛的合作網路。”

小李興奮地說:“感覺這個計劃雖然困難重重,但一旦成功,真的會改變人類的命運啊!”

騰看著大家,充滿激情地說:“沒錯,這是一個充滿挑戰但也無比誘人的目標。我們現在邁出的每一步,都可能是人類文明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