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北曲(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時候,人們陸續坐到位置上了。玉兔走到臺上,對臺下大聲道:“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訊息!小女先多謝諸位客官來捧場,先透露一點訊息與各位知道,今日我觀樓演的新戲,叫做竇娥冤。
乃是我們從汴梁請來的名家,初次到我泗州城演戲。大家可以稍待片刻,等時辰一到,便開始演,在此之前,我們先唱個老戲,給大家熱個場。”
“這竇娥冤是何戲阿?”那強秀才在隔壁桌問道。
“我也不知!”孔明搖頭回道。
王金石聽到有些奇怪,這兩個讀書人怎麼不知道竇娥冤!還是經常聽戲的。誰知那強秀才朝王金石作揖問道:“敢問仁兄可知這竇娥冤是何戲曲?”
王金石剛好學過,便拱手答道:“哦,這是一個元朝,阿,就是前朝文人關漢卿,寫的一個戲劇。
講的是一個叫竇娥的楚州人,被冤枉判處了死罪。所有人都知道她是冤枉的,卻無人願意出來幫她說一句話公道話!
刑場上,竇娥人對天發了三個毒誓:第一,自己死後,刀砍頭時,血全部濺到白布上;第二,六月天降大雪;第三,她死後三年,楚州大旱三年。
後來三件事果然一一應驗,這人們才紛紛為她說話鳴不平,可是已經晚了,楚州還是大旱了三年。其實她的父親是進京趕考了,並且做了官。
後來回到楚州為女兒申了冤,百姓們受了三年大旱之苦,便問她父親,她受了冤屈,為何要所有人都受懲罰呢?
竇娥的父親就說:你們明知道別人蒙冤,卻不願為他人說句公道話,那後來災難降臨到你們頭上的時候,也不要指望老天幫你們了。”
“哦!原來是這樣一個故事,仁兄果然見多識廣!多謝!多謝!”那強秀才連連作揖道謝。
王金石擺擺手道:“剛好知道而已。”
大柱也接上吹捧道:“大哥確實見多識廣,這個也能知道。”
“你們都不知道?”王金石小聲的問大柱和高城。
二人都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這時,有一些女子端上了一些酒,為幾人倒上,並站在一邊伺候。
臺上熱場的戲曲在唱著,王金石也聽不太懂,只是大概能聽到在唱的是:“滿目烽煙迷關塞,扭乾坤要等天下英才。我表兄他本是紈絝之輩,可嘆我女兒家有口難開……”
王金石石喝了一口酒,感覺度數不高,好像是米酒。
臺上二人唱了一會兒,臺下人都坐齊了,不一會兒她們便退了下去。
王金石感覺食之無味,不知是這古人娛樂匱乏,還是自己不懂得欣賞。其他人倒是聽得津津有味,不時喝彩!
一陣鑼鼓聲響起,把臺下的注意力吸引到臺上,只見兩個人戲服打扮的上了臺。
一人先吟道:“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不需長富貴,安樂是神仙。
一個婦人唱道:“老身蔡婆婆是也,楚州人士……”
這個唱的不錯,原來是這樣邊唱邊介紹自己的,王金石在心裡想著。看了看一眾觀眾,問高城道:“這些人裡,哪些和這事有關的?”這個位置挺好,最後一排,不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
高城指著前面答道:“那個是縣學的葉教授,他經常反駁那個青山先生。那兩個也是教書先生,左邊那個姓陳,叫陳柱石。另一個姓秦,叫秦忻。這幾個都是讀書人,會吟詩作賦的。”
“哦,上次那個罵小川的文章是誰寫的?”王金石想起來這個,沒想到還有不少文人為此事伸張正義的。
高城掃了一眼道:“不在這裡,公子你看,那個正在上樓的姑娘。”
王金石朝他所指的方向看去,有一個漂亮的小姑娘,正在上樓。樓梯是從北往南上二樓,他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