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長卿好像站在了兩條路前。

一條康莊大道,車水馬龍。

一條荊棘密佈,前途未卜。

他該怎麼選?

看著王寧川那張久經宦海沉浮,對任何事已經處變不驚的臉,想來他也是經歷過自己如今的抉擇的。

他是怎麼選的呢?

宋長卿的仕途走的太過順利,以至於在他心裡燃起了一股可以與天斗的自信,而眼下,眼前難題和王寧川的話語,好似在他心中敲起了警鐘,激動與忐忑,交織在他的心頭。

他今年二十歲。

是一輩子的正式開始。

而一輩子究竟怎麼活,有些意義上可以說就看今天他是怎麼選擇。

他要將他讀的聖賢書,作為步步高昇的工具,還是真正弘揚聖賢大道?

世間事本就難分對錯,全憑良心而已。

宋長卿自問自己還是有良心的。

每當他想後退的時候,眼前就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鄉親們對他殷切期盼的目光。

他站在沙場上對鄉親們鄭重許諾,一定要讓他們渡過這個災年,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他們宋家的好名聲,是實打實掙來的,不能毀在他手裡。

王寧川直視著他。

“現在想想,你要什麼?”

宋長卿給了他第三個答案。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

他平靜而堅毅的目光,直視著王寧川。

王寧川向他擺明了立場,他不會因為自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縣令而破例,而違背朝廷命令去給自己找麻煩。

而且,就算錦江縣真的造了反,不足萬人的老弱病殘,能成什麼氣候?

宋長卿此刻也擺明了立場。

他不會棄他的百姓於不顧的。

王寧川看出了他的立場,臉上沒有絲毫不悅,甚至像在意料之中一樣。

他點了點頭,好像是欽佩宋長卿的勇氣,又好像不是。

總之實在難看出他心裡究竟在想些什麼。

“這是你自己的選擇,本官不會強求,所以……你也不要強求本官。”

宋長卿絕望地閉上眼睛。

“卑職不敢強求大人。只是想請大人想一想,咱們讀書做官,除了自己的前程,榮華富貴,真的一點就不能想想別的了麼?十里長亭水悠悠,百姓淚灑遙相送,哪個文臣不想有這樣的功成身就……卑職知道自己人微言輕,說話算不得什麼,但如今大人功成名就,萬望能夠想一想百姓,十分的心,哪怕只想三分也好,您這三分關心,就夠他們好過一輩子了……”

一言一句,皆肺腑之言,宋長卿朝王寧川作了一揖,告辭離開。

但願是真的被宋長卿感動了吧,亦或者又牽動了他什麼利益,在宋長卿踏出門檻的那一刻,王寧川叫住了他。

依舊是看不出肺腑的表情,他走到宋長卿面前,輕輕地拍了一下他的肩。

“大周像你這樣的官,不多啦。本官在你面前,都要自慚形穢。”

宋長卿眼中重新燃起希望。

“大人……”

“別多想,我不會因為你給自己惹麻煩,但……我可以帶你去見一個人。”

“誰?”

“武親王。”

“武親王……卑職不過芝麻大小的官,人家堂堂親王,怎麼會見卑職。”

“你也知道你芝麻豆大小的官兒!還敢不知死活,鬧了府臺還不夠,還鬧到我巡撫府來!”

王寧川聲音高了些,但絲毫沒有責備的意思。他心裡還是很看重這個年輕人的。

“你放心,武親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