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濮陽,項羽追趕到成陽(今山東菏澤)準備北上繼續攻擊章邯軍時,卻被成陽城所阻,讓章邯軍逃入了濮陽城。

連續攻擊失敗後,項羽惱怒異常,於是在攻破成陽後,悍然下令了屠城!項羽想要以這種手段震懾之後敢於阻擋他的城池!

兒子劉邦是否曾經試著勸阻項羽?不知道。

劉邦與項羽聯軍,他是否參與了屠城?劉執嘉不得不承認,答案是肯定的。項羽難怪一定會失敗,如此殘暴之人,怎能得到民心?!劉執嘉甚至在心中詛咒起項羽來,兒子劉邦啊,你千萬不要受項羽的影響啊!

但是,讓劉執嘉悲哀的是,像田儋這樣的人,卻往往成了悲壯的失敗者。歷史,你果真是黑的。只希望劉邦這一世,像參與屠城這樣的黑歷史不要被後人精心掩飾,更希望後人不要神話劉邦——

也許,劉邦曾經試圖阻擋過,但他的力量太弱小了?劉執嘉發自內心的強烈希望,劉邦有過勸阻項羽的舉動。

只有所謂的強者,做事才能如此隨心所欲嗎?如果這樣,劉執嘉希望劉邦寧願不做這樣的君王,而自己更寧願不做這樣君王的太上皇。

魏齊聯軍失敗,之後章邯又被項羽打敗,說明秦軍之前連勝的勢頭已經被遏止,與項梁、項羽為首的起義軍進入到了艱苦相持階段。

,!

果然,零星的訊息不斷傳來,雙方互有攻守勝敗——

王離率領的秦軍打敗魏齊聯軍後,繼續進攻。而趙國軍隊與新立的齊王田假殘兵苦苦抵擋。

張良追隨韓王成,乘勢佔領了原來韓國的許多城池;原來魏王魏咎的弟弟魏豹在哥哥自焚殉城時,乘亂逃出後繼續在魏地作戰,給了章邯軍很大壓力。

不過,這樣的相持沒有持續多久。秦與楚軍的攻勢之勢轉換之快,讓劉執嘉的心隨之跌宕——劉邦可是跟著項羽作戰啊!

“秦軍王離部突然撤離與齊趙聯軍相持的戰線,正向章邯軍靠攏。”

為什麼在佔據優勢時突然撤軍?

“李斯被趙高陷害,身受五刑而死,章邯在秦朝廷的最大支援垮臺了。”

“章邯軍無戰心,再次被項梁擊敗於濮陽,撤退到了定陶。”

“項羽和咱沛公的軍隊在雍丘大勝,斬殺了苦苦支撐危局的李斯之子——三川郡守李由!”

不用說,聽任敖說劉邦取得勝利,劉執嘉別提有多高興了。

可是,就在他憧憬兒子勝利後歸來沛縣時,情況急轉直下!

“項梁在定陶被章邯和王離聯軍打敗,死於亂軍之中。”

“韓王成與張良被打敗,佔領的韓國城池都丟失了,聽說投奔楚懷王去了。”

“楚懷王徙都彭城,躲避章邯軍北上的兵鋒。”

項梁戰死了?這給一路進展順利、在復國的諸侯中勢力最大的反秦軍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但這也讓劉執嘉隱隱想到:這說明項梁的侄子項羽的時代要到來了。

“太公不用擔心,聽說項羽還軍彭城去了,楚懷王剛定都那裡。咱們的沛公則已經回軍碭郡,說不定您不久就可以看到他了。”

任敖的話,讓劉執嘉和呂雉感到了莫大的安慰。

其實,亂世中一家人能夠平安就是最重要的——

劉邦,你何時能回來?

人有時感覺與馬沒什麼不同——上了戰場,除非戰爭結束,否則就難以脫離。而劉執嘉在這冷兵器的戰場,卻深深感到了自己的無能為力。

:()犬子漢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