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在我們豐邑屬於楚國,暫時還無虞。”劉執嘉這句話,其實更多是在安慰和麻痺自己。

“一味遷都逃避兵鋒和韓國有和區別呢?聽說趙國就很硬氣,此前秦將桓齮伐趙,敗趙將扈輙於平陽,斬首十萬,殺扈輙。可趙王拜李牧為大將軍,在宜安、肥下打敗了秦軍,桓齮逃回秦國去了呢。”

劉季接著慨嘆:“可惜沒了信陵君和春申君,列國再也不能合縱抗秦,李牧雖然被趙國人倚為長城,恐怕也撐不了多久的。尤其是長平之戰,趙國被秦坑殺四十萬投降軍卒,已經是元氣大傷。王陵大哥說,現在趙國大都是少年新兵在前線呢。”

兩個人又相對沉默了許久,情形已經很明朗了,無論是投降還是抵抗,都不能阻擋秦國統一天下的腳步,而劉執嘉更擔憂的是自己身處的豐邑將來的情形,會不會陷於戰火,到時候自己要不要逃亡?這選擇太難了。

我現在應該怎麼做?特別是劉季也就是劉邦現在應該怎麼做?

“父親,我還是打算去找張耳兄。韓國如果滅亡,趙國和魏國還是會繼續抵抗的,不知這兩國能否聯手,張耳兄和他的門客是否能發揮點力量。”劉季說出了自己的選擇。

“也好,你去吧。你還年輕,多跟著張耳縣令學點東西,他可是在信陵君門下多年呢,哪怕多聽聽信陵君的為人處事都有受益。”

劉執嘉這回不再攔阻了,作為父親自己不能替兒子做選擇,最多隻有建議。而現在,他也茫然。

“父親,有好訊息了!”還未來得及動身,這天劉季剛進門就顯得興沖沖的,一掃之前的悲觀消沉。

“哦?”

“秦國果然不甘失敗,再次大舉進攻趙國,分兵攻打鄴和太原,都被李牧打退啦!李牧果然不負塞上長城的美譽啊!”劉季對李牧讚不絕口。

“好啊,如果列國能乘勢再度聯手,抗秦看來還是有望?”作為穿越者的劉執嘉其實不奢望自己能當所謂太上皇享受榮華富貴,這個要過的關卡太多了。如果能維持現狀安穩一生,也挺好不是?

“您這話說對了,強壓之下必有反抗。再告訴您一個訊息,燕國當人質的太子丹已從秦國逃回了。”

“啊?那秦國豈能答應?”這是劉執嘉的第一反應。

“是啊,但燕國又豈能送回自己的太子,還給秦國做人質?所以下一步,估計列國的力量會自發聯合起來,我到張耳兄處應該有事情可做了。”劉季對自己的這次遠行充滿了嚮往。

:()犬子漢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