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好了,也不會如傳說裡的那樣荒蠻不堪,民不聊生。不過幾人也都有些寬慰,自從神明大人降世,那些傳說裡的苦難終於遠去,大家也都能過上安穩太平的日子了。

聽著聽著,顧枝微微皺起了眉頭,聽這些人言語中的意思,竟是根本不知道在此處不遠處的山林之外就是一片連線著千百島嶼的汪洋?這些人好似覺得天地間只有這一處位居秦山腳下的地方安居著百姓,而這一切都拜那位垂憐世人的神明大人所賜,否則大家仍要如神明大人教化世人之前的傳說中那般過著悽苦悲慘的生活。

這時酒樓正中的屏風後說書人猛地一拍醒木,登時大堂中都安靜了下來,細細簌簌的碗筷敲擊聲停歇,說書人刻意拉長的腔調從屏風後傳出,故事的開頭便是從那三百年前天火降世之前的天地未曾開化說起。

傳說在三百年前神明還未降世的天地是荒蠻混沌一片,就在秦山腳下的百姓過著食不果腹難以為繼的日子,他們聚居在秦山山腳和山中,只能依賴山林中自然生髮的瓜果和禽獸為食,在變幻莫測的天氣時候面前終日躲藏,更不知日落之後的一片漆黑意味著什麼,只能祈求天空中那閃爍光芒的月牙和星辰看一看世間的苦難,救助世間生靈。

這一切直到三百年前天火從天而降才徹底改變,那位從神火中走出的神力無邊的神明大人不忍眼看世人苦難苟活,選擇了長居秦山之上,他為世人帶來了照亮黑夜的火光,也為世人帶來了種植畜牧的手段,至此以後,世人不再需要依靠秦山而存活,人們建造起了茅屋和土房,建造起了城牆和街巷,慢慢演變成了今日的桃止鎮和臨近村落,

故事不長,更多的還是說書人滿含崇敬仰慕情緒的對於神明大人的讚頌,言辭懇切,坐在酒樓中的人們無不掩面追憶,心中默唸感懷神明大人的豐功偉業。顧枝環顧四周,看著酒樓眾人的神色變化,他摘下酒葫蘆輕輕摩挲,眉頭緊皺。

此時的顧枝就好似深陷一處迷霧籠罩的詭異泥沼中,四處都是影影綽綽的人影和若有若無的聲響嘈雜,可是無論他如何觸碰和聽說都始終只在原地徘徊。顧枝當然知道那個說書人口中所說的故事不過就是一派胡言,可是酒樓中的人卻對此深信不疑,只覺得這就是如今住在秦山之下的先人的過往。

可這如何可能呢?即便出雲島位居汪洋最北端,即便出雲島是宣艮海域中新進發掘開拓的島嶼,可也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了啊。出雲島並不如何廣闊,比之方寸島也就多了幾座綿延山脈和蜿蜒溪流,在這近千年中即便還有些久居山林深處的世人未曾見識過外界風采,可無論如何也不該連使用火和種植畜牧都不會。

住在桃止鎮附近的百姓也許會見識短淺一些,不知道不遠處的汪洋浩蕩,可是此處難道徹底與世隔絕?否則怎麼可能如此坐井觀天,竟覺得天地間只有這一處地方有著有靈眾生,並且只在神明治下有著不過短短三百年安穩過往。

顧枝潛心思索著,全然忘卻了時間流逝和周遭種種,他的視線遠處出現了那座高聳汪洋之上的秦山,雲霧繚繞山巔,他彷彿置身其中,俯身望去,眼中所見只是區區方丈之地,桃止鎮以外幾座散落村莊,而更遠處乃至臨近處,竟再無其他。

伊伊看著眼神茫然渙散的顧枝,停下沾滿油水的筷子,伸出手輕輕扯了扯顧枝的袖子,低聲問道:“大哥哥,你不吃飯嗎?”在雲霧遮掩模糊的剎那失神之中,顧枝低下頭看見了雙手赤紅的袖袍,然後猛地便醒了過來,他的視線從遠處的秦山收回,看見了仰起頭眨著眼看向自己的伊伊。

顧枝笑著伸出手摸了摸伊伊的腦袋,輕聲說道:“沒事,大哥哥不餓,你們快吃吧。”伊伊乖巧地點點頭,這才拿起筷子風捲殘雲起來。顧枝看著圍坐在桌旁的無憂無慮的孩童,眉間不由自主地再次緊皺。即便仍舊思索不清,可是他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