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我見眾生開太平(二)(第3/4頁)
章節報錯
的眼中,深深篆刻在心上,相伴餘生。人們無比虔誠地歌頌著豐功偉業卻不會說起背後的血與火,人們說著美滿的結局卻不會講述那堆疊的屍骨。
唯有如此,傳說才是傳說,故事也才是故事,人們無需時時刻刻面對著無能為力的悲痛現實,而是始終心懷期待地等待明日的光芒劃破夜空,如此永不停歇卻也永不倦怠,望著天邊,憧憬期待,這又何嘗不是現實呢?
現實不是隻有苦痛,自然也不會只有圓滿的美好,可是若心中黯淡無光,眼底又如何容得下那些傳說故事裡的結局呢?
而現在,又一段傳說迎來了結局,在無數年後,人們便忘了坍塌的城池和暴戾的鬼門關,甚至忘了那些埋藏在無名地的累累白骨,人們感受溫和的天光灑落,稱頌那悍然起兵的奇星皇帝,歌頌那踏破鬼門關的“修羅九相”,然後,開始講述故事圓滿的結局。
從南境偏僻之地走出的少年,跨過了萬里山河,他孤身一人無雙睥睨,他結伴同行一往無前,他握著刀,一身風霜,雙眸始終明亮,心上的血液,鮮活流淌。
以前的奇星島是如何的呢?少年在那遺忘的記憶中自然無處探尋,當他再一次睜開雙眼看這世間依舊只不過是一個懵懂稚童,於是他翻閱書籍、聽聞故事,慢慢地勾勒出繁華的街道、搖晃的燈火、巍峨的城池、蒼翠的青山流水,綿延萬里,汪洋之上,光明之下。
這是一座歷史悠揚的島嶼,有舉世無雙僅次於光明皇帝的奇星皇帝血脈,有威震八方聯通萬里的樞紐港灣,人們安居樂業,細數世間美好。
當第一顆火花綻放在東境最為繁華的港灣處,誰人能夠想象一個仿若自地獄深處爬出來的可怖魔君居然就能毀滅了整座奇星島,那巍峨的都城皇宮轟然坍塌,黝黑深邃的魔宮就那般建了起來,然後鬼門關也立在了城池之間,壓抑著所有的性命,幾乎便要壓斷了一個民族的脊樑。
少年眼睜睜地看著一切,也攥著心流著淚送走了那一道道奮不顧身的背影,然後握著刀走出了深山,見世間。他眼見黑暗混沌,眼底有光,他戰無不勝一朝落敗,他心境通明再次前行,一步一步。
一人又一人,“地藏”的名號不知是誰最先喊了起來,於是他便站在了地獄深處的前方和高處,孤身一人,對抗著所有藏在最深處的邪祟和黑暗,直到後來“修羅九相”慢慢地站在身旁,他不再孑然一身孤獨而立,他走得更遠也見得愈多,於是他漸漸地將世間都看了個遍。
世間有亭臺樓閣、有城池宮宇、有山河萬里、有波濤萬丈,世間,有眾生。
於是少年看遍了眾生,百態。
少年終於走過了坍塌的城門,揮著刀斬開抵擋在身前的所有身影,無所慈悲,只是向著眼底的光,循著那條模糊的軌跡,走在命運的道路上,亦是走在人生的道路之上,少年不曾問神明,又如何信命運,他只信手中刀。
巍峨的宮門立在身前,黑色的山石泛不起絲毫的微光,彷彿無時無刻地將世上所有的生機都攝了進去,暗藏起天地間真正的混沌和邪祟,可是既然要壓在眾生之上,那麼便如何逃開世間去,如今便要見光明。
大軍如潮水般湧來,魔君的麾下做著最後的殊死搏鬥,奇星島的大軍勢如破竹,無雙披靡,只有曾經的都城內街巷之間空無一人,城外是戰場,城內是早已躲了開去不敢直面戰場的民眾,他們在窗欞、在門洞、在屋頂、在幾乎察覺不到的各處張望著,他們的眼中毫無希望,卻又似乎還有那麼一點可憐的念想,他們見過太多走到魔宮之前的身影,可是無人真正走入其中,亦無人倖存,何止十年了啊!
魔宮內靜悄悄的,卻擠滿了魔君留在最後一道關卡的所有兵力,宮門無聲無息地立著,那般高大深厚,讓人覺得便是洪水滔天山石砸落也打不開這門,可是不知為何,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