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花開山雨零落處(四)(第3/4頁)
章節報錯
喂,你沒來之前這些活可都是我自己乾的啊,你現在這一臉看不起我的樣子什麼意思啊……“張謙弱嘰嘰喳喳地絮叨起來,君策只是笑著充耳不聞。
沿著臺階走下,道德谷的山上,哪怕是鄰近的寺廟道觀和書院都相距甚遠,所以需要長生觀獨自清掃的臺階也就算不得少,若是在炎夏時節恐怕更要讓人忙得頭暈眼花,才能掃乾淨堆積臺階縫隙的落葉。
君策揮動掃帚滌盪落葉,張謙弱在一旁有氣無力地幫著忙,君策時不時會問起道卷中的真言,張謙弱就將自己的感悟說出,君策有時也會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兩人就這樣相互印證,伴著清風,似乎清掃那些煩人的落葉也就沒那麼讓人難以忍受了。
腳步聲拖曳在臺階上,君策和張謙弱回身望去,一個小沙彌揹著竹簍氣喘吁吁地站在不遠處的臺階上,君策面露疑惑,張謙弱卻笑著招手喊道:“小光頭你怎麼來了?”
聽著張謙弱的招呼,君策看著小沙彌光乎乎的頭頂,抿住嘴唇不敢笑出聲。
小沙彌刷的漲紅了臉,可卻抑住了那份羞惱沒有出言反駁,他雙手合十與不相識的君策行了一禮,這才看著張謙弱說道:“清浚,該我們下山去了。”
張謙弱走下臺階笑嘻嘻伸出手就要摸一摸小沙彌的頭,小沙彌連忙跑開去,看著張謙弱似乎還要追上來,他趕緊喊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清浚你要是再這樣我就去告訴玄易道長了。”
張謙弱悻悻然收回手,指著長相清秀的小沙彌對君策介紹道:“這是圓一寺的小和尚,每月道德谷都會有一批道觀寺廟和書院的人下山去行走各處山谷,既是為百姓們祈福掃去厄運,也是驗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總不能一直就窩在山上讀書,若是能為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更好了。”
說完,張謙弱又向小沙彌介紹起來:“這是君策,不知道被誰丟在了赤野,後來霍眠谷的百姓救下他送來了長生觀,就暫且在這住下了。”
小沙彌再次雙手合十行禮,自我介紹道:“小僧法號真頁,見過君策施主。”君策拱手回禮。
張謙弱扛起掃帚帶著真頁和君策走回長生觀,似乎這才想起來問一問君策,他站在小院門檻處轉頭看著君策問道:“你也一起去吧?那就收拾一下行李吧,也不用帶什麼東西,準備幾件換洗衣服,再帶幾本書就好了。”
說完,張謙弱自顧自走進屋子裡去收拾起來,君策撓撓頭,卻也預設了自己想要一同前去。
不多時,君策和張謙弱也各自揹著一個包袱站在長生觀的大殿門前,玄易道長站在燭火輝煌的大殿中揮舞拂塵落在張謙弱和君策肩頭,輕聲誦唸起道卷真言,然後拿起擱置在門邊的兩隻桃木短劍遞給張謙弱和君策,笑著道:“去吧。”張謙弱和君策恭敬行禮,背起桃木劍走出了長生觀。
長生觀的那塊石碑前小沙彌真頁揹著竹簍漫無目的地等待著,他低著頭小心翼翼地踢著地上的小石子,張謙弱跨出觀門門檻一把攬住真頁的肩頭,伸手招呼了一聲君策,當先走下臺階喊道:“走咯,下山去咯。”真頁掙扎著甩開張謙弱的手臂,最終無奈放棄,君策看著走在前頭的兩人背影,伸手握住身後桃木劍的劍柄,微微笑了起來。
山間的風吹起青草和泥土的味道,混雜著未散去的晨露潮溼,君策走在蜿蜒的山路臺階上四處張望,他看見了哪怕站立山巔也始終雲遮霧繞的幽深道觀,嫋嫋香火之間還有木劍起舞;他看見了紅牆綠瓦的寺廟塔樓間誦經莊嚴之外,還有小和尚挑著水桶艱難走在山路;他看見了樓閣之上有人撫琴和讀書,看得見高山流水也看得見雲煙繚繚。
道德谷的山很高,君策去過山巔雲霧深處,卻從未在山中其間一一走過,山路蜿蜒就像是從天空中驟然乍洩的潺潺流水,順著掩掩藏藏在林木花草間隙中的一座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