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千百年一筆勾銷(五)(第2/4頁)
章節報錯
以為亂世,在於那些匯聚的血海和四散的骸骨,也在於凋零的魂魄和崩塌的血脈,若是還未抗爭和反擊就將人心全數焚盡,那麼真正的末日才姍姍到來。
獨臂的劍客踏足光明島的港口時,眼中所見與嚴陣以待群情激昂的奇星島雖然截然不同,可是仔細探究人性和民心其實亦有異曲同工,光明島同樣在潛移默化地引領著百姓的心性和選擇。
亂世不會放過任何人,獨善其身和置身事外都是奢望,只有堅定信念和奮發意志才能去抗衡。不過至少在此時,光明島的城池和山水依舊一派祥和安寧,繁華的街道和鼎沸的聲息好似要這樣安穩地直至天荒地老。
劍客頭頂帶著遮掩容貌的斗笠,身穿簡單樸素的布衣長褂這副江湖遊俠的打扮在光明島城池中的街道上竟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那些色彩斑斕千奇百怪的服裝之間混雜著這樣一個簡樸得有些刺眼的江湖人,實在很難讓人不多注意去看上幾眼。
劍客似乎也有些沒有意料到這番結果,可也只能暗自怪罪自己已經太久沒有回到此處了,竟忘卻光明島這座日新月異的王朝上最缺乏的恰恰就是自以為的毫不起眼。
因為在這座最為繁華鼎盛的島嶼上,即便是最窘迫寒酸的百姓也要比起海外其他地界所遇見之人瞧著更加富貴,僅僅是從絕不願意遜色落伍的穿著打扮上也能夠看出幾分蛛絲馬跡。
所以光明島在傳聞中好似天外秘境一般的名號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並不算誇大,而是因為整座島嶼這一份渾然天成的追逐新意和順應奇異的心緒就絕非其他島嶼能夠比擬。
這就是傳承千萬年的光明島所獨有的自信,不只是在權勢和地位上的彰顯,更在於這些象徵著汪洋之上潮流所向的瑣碎細節上。
當然光明島也不像是許多誇大其詞的記載中那般已經路不拾遺、萬眾平等全無高低貴賤之觀念了,只能說隨著革新的信念漸漸融入市井百姓的心目之中,終究還是讓人們看到了光明島鑄造所謂大同盛世的一番可能。
好在光明島從不阻擋海外無數江湖人的湧入,所以劍客的這副打扮即便暫時吸引了幾道目光也很快就隱入了人潮如織中,尋常市井的百姓也能夠將任何修行武道的江湖人看作擦肩而過的陌生人。
其實在最初武道現世的時候,許多海域島嶼的百姓都將那些修行之人看作了人間的神明,敬畏有加,也是由光明島打消了人們這一份奇異的崇敬心思,所謂的武道修行之人不過也是肉體凡胎罷了,生來病死概莫能外。
劍客走在許久未見已經有些陌生的街道上,沿著筆直寬敞的街道,他並沒有直接去往那座屹立在遠處的禹夏城,也沒有去往蜿蜒山路通向的那座巍峨宅邸,而是饒有興致地在這座都城之前的城鎮中隨意行走,哪怕是走過了一個沿途的小販附近也要駐足觀看。
有細心察覺到的光明島百姓只將他當作了一個初入光明島的江湖人,哪怕一不小心撞上了視線也善意地笑著點點頭,那個劍客雖然刻意掩飾了容貌,卻依稀仍能讓人覺察出那份獨樹一幟的氣勢繚繞,只是斷去了一臂難免引人嘆惋。
劍客走走停停,居然從正午時分一直閒逛到了夜幕深沉,他沒有走進酒樓茶館也沒有去往客棧落腳,居然踏著夜路出了城去。
這座在夜色中繁華如晝的城池沒有關城門的時辰,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就都是這般門戶大開,畢竟這座商貿鼎盛的城池背靠都城前有光明島軍隊聚集的雄城,根本無需擔心什麼混亂席捲而至。
劍客走出城門,可是眼前的官道卻不似其他島嶼那般一片昏暗,官道上鋪滿了與城池中一般無二的石板路,兩側還間隔錯落著懸掛的燈光,照耀著在夜間依舊車水馬龍的道路。
劍客對此倒是見怪不怪,因為光明島上幾乎所有的官道都是這番景象無足為奇,劍客沿著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