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曾換日月變天地(四)(第4/4頁)
章節報錯
“靳氏不肖子孫,十二年後大仇得報,殺害趙氏一家十四口人,百死莫恕。”
莫藺看著顫抖著身影的靳竺,不由得面露難以掩飾的悲傷,他低聲問道:“為何要如此啊?”靳竺語氣堅定,哪怕已經認錯伏誅,承認了自己就是殺害了趙財一家的兇手,他依舊毫不後悔地說道:“靳氏一家四十三人的性命,唯有血債血償,靳竺苟活至今,非手刃仇人難報此仇。”
宋凩嘆息一聲,輕聲道:“既然知曉當年靳氏一家滅門案另有隱情為何不報官?也許最後趙財一家也難逃責罰,何至於非要把自己的性命也置於其中。”漢子聽的一頭霧水,扯過身邊一個郡守府侍衛詢問起來,於是漢子和三位少年才知道真相。
原來宋凩和莫藺透過查閱戶籍居然發現當年那個離開村子參軍入伍的趙家子弟所記載的年齡和趙家族譜上的那個子弟的年齡並不相同,於是他們開始循著蛛絲馬跡發現關於靳氏一家屍體的記載上,似乎有仵作說過靳氏一家那時本該在宅子裡的人數好像少了一具屍體,只是那任同樣為幕後之人的郡守為了草草結案了結此事便沒有深入探究。
原來當年靳氏一家回到村子以後,村長趙財便覺得自家再不是村子裡最富貴受人敬仰的門戶了,透過多方打聽,不知道怎麼就知道了那時的郡守和靳氏家主當年在京城的敵對派系有些關係,於是惡從膽邊生,居然妄圖殺害靳氏一家謀取一步登天的富貴和機遇。
那個郡守其實只是京城盤根錯節勢力中的微不足道的一顆棋子,為了在大人物面前送上一份投名狀,居然和村長趙財勾結毒害靳氏一家,想要以此作為進京的敲門磚,最後根據宋凩的說法,那位郡守是弄巧成拙反而惹怒了京城的權貴,最後直接身敗名裂,宋凩一直不知道背後還有這層關係在。
靳竺大仇得報,也一五一十說過了這些年的遭遇,原來當年趙財家的小兒子事先知曉了這樁毒計,可是隻來得及救出靳竺,其他人都已經吃下了有毒的飯菜,後來趙家小兒子以自己身份帶靳竺離開村子,靳竺參軍入伍,趙家小兒死於途中一場意外之中,臨死之前只是求靳竺將來若是想要報仇,放過從小待他最好的大姐,於是靳竺回到村子之後只對其他的趙家人下手,十四條性命血債血償。
往事就這樣被撕開了血淋淋的內幕真相,靳氏一家四十三人死後被莫藺請人葬於這山中,此事罪魁禍首趙財的屍體就係掛在不遠處的樹下,以死贖罪。
君策低頭看著那盞燭火,在夜風中明滅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