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在新的藏身之地逐漸安定下來,可陸文心中卻另有盤算。山坳間的風輕輕拂過,撩動著他的思緒,他抬眼望向遠方連綿的山巒,深知這片土地之下,隱藏著無數被歲月塵封的珍寶。他深知,《墨韻千秋》若要展現華夏文化全貌,僅靠現有的知識儲備與山中見聞遠遠不夠,周邊鄰村的民俗風情猶如隱匿的珍寶,亟待挖掘。這些風俗傳統是百姓在漫長歲月中與天地、與生活磨合而生的智慧結晶,承載著他們質樸而深沉的情感,若能融入書稿,必能使其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宛如為一幅古樸的畫卷添上絢麗多彩的細節,讓後人看到亂世之下民間文化的蓬勃生機,感受到華夏大地那無處不在的文化底蘊。

一日清晨,陸文早早起身,簡單洗漱後,便尋到蘇御。彼時蘇御正站在山洞前,凝視著遠方,似在思索著書稿的未來與眾人的出路。陸文走上前去,眼神堅定地說道:“蘇兄,我想走訪鄰村,探尋當地民俗。這些風俗傳統承載著百姓生活的智慧與情感,若融入書稿,必能使其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讓後人看到亂世之下民間文化的蓬勃生機。”蘇御轉過身來,目光在陸文臉上停留片刻,他深知陸文心意已決,且此舉對書稿意義重大,沉思片刻後,點頭應允:“陸兄此舉意義非凡,只是如今金兵肆虐,路途艱險,你務必小心謹慎。這一路上,不僅要應對自然險阻,還要避開金兵的眼線,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險境。你此去,肩負重任,定要平安歸來。”

陸文心中一暖,鄭重點頭:“蘇兄放心,我定會小心。”說罷,他稍作準備,帶上簡單行囊,行囊裡裝著紙筆、乾糧,還有一把防身的匕首。一切就緒後,便踏上征程。他沿著蜿蜒山路前行,山間薄霧瀰漫,仿若給他的探秘之行蒙上一層神秘面紗,讓前路愈發顯得撲朔迷離。那薄霧如輕紗般繚繞在他身邊,他的身影在其中若隱若現,彷彿一位奔赴神秘約會的行者。

行至第一個鄰村,村口有幾位老者正圍坐閒聊,他們面容滄桑,歲月在他們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但眼神中卻透著生活沉澱後的從容與淡定。陸文上前拱手行禮,恭敬問道:“諸位老伯,晚輩初來乍到,想了解些本村風俗,不知可否賜教?”老者們見他謙遜有禮,熱情回應。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伯率先開口,他的聲音帶著濃濃的鄉音,卻有著別樣的親切感:“後生啊,俺們村有個習俗,每年春耕前,都要舉行祭田神儀式。全村老少齊聚田間,擺上供品,有自家新蒸的大白饅頭、剛宰殺的肥豬,還有新鮮採摘的果蔬,祈求田神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儀式上還有舞龍舞獅,那場面,熱鬧得很哩!舞龍的漢子們身著綵衣,手中的龍杆上下翻飛,巨龍仿若在空中翱翔;舞獅的小夥們身手矯健,獅子活靈活現,或跳躍,或打滾,引得眾人陣陣喝彩。”陸文聽得入神,腦海中已然浮現出那熱鬧非凡的場景,趕忙掏出紙筆詳細記錄,筆下的文字如潺潺流水,流淌著他對這古老習俗的珍視。

他又深入村裡,恰逢一戶人家在辦喜事。只見院門口張貼著大紅喜字,那鮮豔的紅色在這略顯破舊的村落中顯得格外奪目,彷彿燃燒的希望之火。屋內張燈結綵,紅色的燈籠高高掛起,燭光搖曳,親朋好友歡聲笑語,往來穿梭。陸文好奇詢問,得知此地婚俗講究頗多,從提親、定親到迎親,各環節都有特定儀式與歌謠。新娘出嫁時,要由兄長背上花轎,寓意孃家護佑;花轎啟程,還會撒下一路五穀雜糧,祈願新人生活富足。陸文全程觀摩,將這些細節一一記在心頭,他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彷彿發現了一座文化的富礦。

走訪過程中,陸文還留意到村民的手工藝製作。在一間簡陋工坊裡,幾位匠人正專心製作竹編器具。細長的竹條在他們手中如靈動的絲線,穿梭交織,不一會兒,精巧的竹籃、竹簍便成型問世。那竹編上的花紋,有的如行雲流水,有的似繁花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