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潛心鑽研工藝難題 反覆試驗終獲突破(第2/3頁)
章節報錯
弱,輕輕一碰便有破損的風險。蘇誠望著那失敗的樣本,心中雖然失落,但眼神卻愈發堅定,他知道,科研之路本就充滿了波折與坎坷:“大家別灰心,有進步就是好事,咱們調整一下汁液的濃度、浸泡的時間,再試一次,我相信咱們一定能找到最佳的方法。”
與此同時,為了攻克顏料難題,林曉妍主動請纓,憑藉著自己在行業內積累的人脈資源,積極聯絡高校化學系的專家學者,誠摯地邀請他們一同參與到這場意義非凡的研發工作中來。專家們帶來了先進的儀器裝置,對古籍顏料的成分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分析,令人驚喜的是,他們發現古籍顏料中含有多種如今已極為罕見的礦物質與植物提取物。
得到這個關鍵資訊後,團隊成員們依據分析結果,四處奔波,八方尋覓所需的原料,嘗試進行復配。一次,他們費盡周折找到了一種與古籍中藍色顏料頗為相似的礦石,滿心歡喜地將其研磨後加入到顏料配方中,隨後滿懷期待地將新調配的顏料上機進行測試。然而,命運似乎又跟他們開了個玩笑,印刷出來的顏色過於暗沉,與古籍插畫中那明亮湛藍的色彩相差甚遠。
在這反覆試錯的艱難過程中,團隊所面臨的資金壓力也逐漸凸顯出來。購買特殊原料、租用實驗裝置,每一項開支都如同流水一般,迅速消耗著團隊有限的資金儲備。與此同時,外界也不時傳來一些質疑的聲音,有人冷嘲熱諷地說他們放著安穩日子不過,非要瞎折騰,純粹是在浪費資源。
但蘇誠和他的團隊成員們並未因此而動搖初心。他們一方面積極向文化部門申請專項扶持資金,詳細闡述專案的文化價值與當前所面臨的困境,爭取得到官方的支援;另一方面,團隊內部開始全面精簡開支,從辦公用品的節約使用,到差旅費用的嚴格控制,每一個環節都精打細算,力求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數月堅持不懈的鑽研,轉機終於在一次看似偶然的嘗試中悄然降臨。在一次紙張處理實驗中,蘇誠望著那依舊不盡人意的樣本,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大膽的念頭:在植物汁液浸泡之後,增加一道用古法蒸汽燻蒸的工序,會不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懷著這樣的期待,他們迅速行動起來。當經過這道新工序處理後的桑皮紙再次上機印刷時,奇蹟發生了!紙張不僅油墨滲透均勻,而且韌性也得到了顯著增強。陳大明興奮得像個孩子一樣,一下子從椅子上跳了起來:“蘇誠,成了!咱們終於找到解決紙張問題的‘金鑰匙’了!”
而在顏料研發方面,林曉妍帶領的團隊同樣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在復配顏料時,經過無數次的嘗試,偶然發現加入一種從古籍修復中常用草藥提取的特殊成分後,成功還原出了古籍插畫那種鮮亮而又不失古韻的色彩。當用新顏料印刷出的古籍插畫第一次完整地擺在眾人面前時,那鮮豔欲滴的色彩、細膩自然的過渡,與古籍原貌幾近一致,大家激動得忍不住歡呼雀躍。
為確保新研發的工藝具備穩定的可重複性,蘇誠組織團隊進行了大規模的試驗。他們日夜堅守在印刷機旁,密切監控每一個引數的變化,細緻記錄每一次試驗的結果。歷經上百次艱苦卓絕的試驗,新工藝的次品率從最初令人揪心的 30%,成功降至 5%以內,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
當第一批採用新工藝印刷的《墨韻千秋》精美書籍完美問世時,團隊成員們齊聚一堂,百感交集。蘇誠輕輕撫摸著那嶄新的書頁,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咱們這一路走得太不容易了,但為了古籍傳承這份偉大的事業,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這些書籍一經推向市場,便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迅速引起了轟動。讀者們驚歎於古籍工藝的精湛還原,收藏家們紛紛下單珍藏,各類文化機構也紛紛向團隊發出邀請,希望他們能夠分享這一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