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籌備釋出緊鑼密鼓 場地嘉賓精心安排(第1/3頁)
章節報錯
新書在名家序言的加持下,如虎添翼,團隊成員們士氣高漲,旋即全身心投入到緊鑼密鼓的釋出籌備之中。此刻,蘇御深知,釋出會的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影響書籍未來的走向,必須慎之又慎,於是他帶領大家開啟了這場爭分奪秒、精細入微的籌備之戰。
場地,作為釋出會的承載之所,既要彰顯《墨韻千秋》的古韻風姿,又要為眾多來賓提供舒適開闊的空間。為此,團隊成員們四處奔波,尋覓理想之地。終於,京城東郊的“錦瀾莊”脫穎而出。這座園林式莊園歷史悠久,始建於前朝,園內亭臺樓閣佈局精巧,水榭迴廊蜿蜒曲折,漫步其中,仿若穿越時空,一步一景皆流淌著東方古典美學的韻味。其中,有一處開闊的露天庭院,地面由溫潤的白玉石鋪就,四周環繞著百年桂樹。每逢金秋,桂花綻放,馥郁的香氣瀰漫在空氣中,為莊園添上一抹醉人的芬芳,此處無疑是舉辦釋出會的絕佳選擇。
為了讓場地與書籍釋出會完美契合,團隊不惜重金聘請了城中久負盛名的園藝師與裝飾匠人。園藝師帶著他的徒弟們,手持修剪工具,如同雕琢藝術品一般,精心打理著桂樹。他們依據樹木的生長態勢,巧妙調整枝葉的疏密程度,使得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傾灑而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仿若為這場盛會鋪上了一層天然的華麗錦緞。裝飾匠人則充分發揮創意,將一幅幅《墨韻千秋》的精美插畫、書稿中的經典段落摘抄,以及記錄創作歷程的珍貴老照片精心裝裱、懸掛起來,再搭配上隨風輕搖、五彩斑斕的燈籠,瞬間營造出既莊重典雅又溫馨熱烈的獨特氛圍。
從莊園入口開始,便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書香氣息。一座巨型書型拱門拔地而起,仿若在向世人宣告這場文化盛宴的開啟。沿著蜿蜒的小徑前行,兩旁擺放著一尊尊仿古書籍雕塑,它們靜靜佇立,無聲訴說著歷史與文化的厚重。庭院中央,一座臨時搭建的舞臺格外引人注目。木質結構散發著古樸醇厚的氣息,檯面鋪著繡有墨韻標誌的精美錦緞,舞臺兩側的立柱上,懸掛著由名家揮毫書寫的對書籍讚譽之詞,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彷彿在提前為《墨韻千秋》喝彩。
嘉賓邀請堪稱籌備工作的重中之重。蘇御與團隊成員們圍坐在一起,依據不同領域、不同層級的影響力,仔細斟酌,列出了一份長長的嘉賓名單。這份名單涵蓋了史學界的前輩耆宿,他們在明史研究領域深耕多年,造詣極深,德高望重,其權威性的見解能為書籍的學術價值提供堅實背書;文壇的知名作家、評論家,他們憑藉犀利的眼光、精妙的文筆,只需寥寥數語,便能在輿論界掀起熱潮,為新書的文學魅力搖旗吶喊;藝術領域的丹青妙手、書法大家,鑑於書中豐富且精妙的藝術元素,他們的出席無疑將為釋出會增添別樣的光彩,用藝術的靈動詮釋書籍內涵;還有來自各地的書商巨擘,他們掌控著書籍流向市場的命脈,贏得他們的青睞與支援,《墨韻千秋》便能如魚得水,迅速鋪向四面八方,走進讀者視野。
每一份請柬都承載著團隊滿滿的誠意,由蘇御親自提筆書寫。他的筆觸剛勁有力又不失優雅,言辭懇切真摯,字裡行間滿是對書籍的熱愛以及對受邀嘉賓的敬重。請柬內,附上精心準備的新書簡介,用簡潔而富有吸引力的文字勾勒出書籍的精髓;還有從名家序言中摘抄的精彩片段,讓嘉賓提前領略書籍備受讚譽之處;以及一份帶有墨韻標誌的精美書籤,作為這份邀請的獨特紀念。請柬送出後,如雪片般的回覆紛紛而至,大多數嘉賓欣然應允,少數因要事纏身而婉拒的,也都送上了真摯祝福,並承諾日後定會關注這部佳作。
面對即將齊聚一堂的各界精英,團隊不敢有絲毫懈怠,精心籌備了詳盡的接待流程。在莊園入口處,安排了數位身著古裝、舉止優雅、知書達理的侍者。他們面帶微笑,手捧古樸的簽到簿與精緻的筆墨,恭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