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

準備明年三月動工建房子,你爹和我這幾年也攢了些錢,就盼著能把房子建得敞亮些,讓一家人都住得舒服。

田青青眼睛一亮:“娘,那可太好了。五間大瓦房,住起來肯定寬敞,到時候有了侄兒侄女也有地方住。”

李氏笑著點頭:“是啊,你爹也是這麼想的,咱們田家雖說是莊戶人家,但也不能在村裡過得太寒磣。”

田青青好奇地問:“娘,那建房子的事兒都籌備得怎麼樣了?需不需要我和石頭幫忙?”

李氏思索片刻,說道:“目前還在打聽建房子的材料,鎮子附近有沒有手藝好點的工匠。”

你和石頭剛分家,有自己的日子要過,先把自家的事情打理好就行。

等真到了建房子的時候,要是有需要你們幫忙的地方,娘肯定會說的。

田青青乖巧地應道:“娘,我知道了。我就盼著咱家能早日建起大瓦房,爹和娘也能享享福。

李氏輕輕撫摸著田青青的頭髮:“青青啊,你得把自己的小家經營好,你要過得開心自在,就是對爹孃最大的孝順。”

母女倆就這樣坐在床邊,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家常。

從生活瑣事到未來的打算,每一句話都充滿了濃濃的親情與關愛。

陽光漸漸西斜,房間裡被染成了一片金黃,彷彿為這溫馨的畫面鑲上了一層金邊。

田青青見與母親聊得差不多了,便起身說道:“娘,我去灶房煮飯,您先歇會兒。”

李氏哪能閒得住,趕忙也跟著起身:“青青,娘和你一起,多個人手也快些。”

母女倆剛走進灶房,就聽到屋頂傳來幾聲輕響,原來是田勇和李大妮把灶房房頂修繕好了,正順著梯子下來。

田青青忙迎上去:“大哥,大嫂,辛苦你們了。這灶房的房頂一鋪上油布,下雨就不用再擔心漏雨了。”

田勇拍了拍身上的灰塵,笑著說:“妹妹,哥不辛苦。”

李大妮看著鋪好油布的屋頂,對田青青說:“青青,鋪好了,以後下大雨都不怕了。”

“青青,你大哥這手藝還不錯吧?田青青笑著說:大哥的手藝真好,太感謝大哥了。”

大哥田勇憨厚地笑了笑:“都是自家兄妹,說什麼謝。”

李氏看著修好的房頂,滿意地點點頭:“大郎,大妮,今天這活做得不錯,這灶房要是漏雨,你妹妹做飯可就麻煩了。”

田勇走進灶房,看了看四周,說道:“妹妹,你這灶房收拾得挺乾淨。”

不過這灶膛的火可能不太旺,我再給你看看,說著,便蹲下身子檢查灶膛。

田青青在一旁說道:“大哥,我平時也沒覺得有啥大問題,就是生火的時候要多費些功夫。”

田勇一邊擺弄著灶膛裡的柴火,一邊說道:“我給你調整一下這通風口,應該會好一些,以後你生火就輕鬆些了,也能節省些柴火。”

李大妮則走到灶臺邊,問道:“青青,你打算做啥飯呢?大嫂幫你。”

田青青站在灶臺邊盤算著,她想著,娘和大哥、大嫂難得來一次,定要好好準備一頓飯菜才是。

目光落在今日娘他們帶來的一筐紅薯和一袋花生上,她當即決定,就蒸一鍋紅薯大米飯吧。

那紅薯剛從地裡挖出不久,還帶著泥土的質樸氣息,與大米同蒸,定能讓米飯添上幾分香甜。

“娘,大嫂,咱們今兒個就蒸紅薯大米飯,田青青笑著對身旁的李氏和李大妮說道。”

李氏點頭稱好,伸手便去拿紅薯:“行,娘來洗紅薯。”

說罷,她將紅薯倒入木盆,從水缸裡舀出清水,仔細地搓洗著紅薯上的泥土。

李大妮則走向米袋,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