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寫下來,你自己對著看,成不?”

洪偉民連連點頭感謝。

陳文軍又跟呂林客套了兩句才帶著林琴和洪偉民去鐵皮船。

上了船洪偉民就急了,“文軍,這個活我真的能幹嗎?萬一做不成怎麼辦?”

林琴立馬給洪偉民打氣,“表哥,你要對自己有信心,你看我和文軍,之前沒認識幾個字,這一年的時間我們差不多都認全了,也能寫那些複雜的海鮮名字,你可是念到小學四年級,可不能露怯。

再說了,你這幾天也沒拿人家工資,就算幹不好人家也沒損失,你怕啥?就是這個吃住的問題,晚點我們跟呂老闆商量一下,讓他給你弄個床鋪不是啥問題,吃的可以自己想辦法解決,或者我們過來的時候給你帶也成。”

洪偉民趕忙搖頭,“不用不用,我自己想辦法解決就行,你們已經夠忙了,就別再麻煩了。”

有陳文軍和林琴的鼓勵,洪偉民再次去找呂林要海鮮名錄的時候也有了一些底氣。

等漁船靠岸的時候,洪偉民自己在地上寫寫畫畫,特別認真。

呂林看在眼裡,不由得跟著點頭,不管洪偉民能不能做這個活,起碼人家的態度挺好的。

等漁船靠岸後,陳文軍和林琴完全顧不上洪偉民了。

兩人跟著其他海鮮商販一窩蜂往前衝,有的還直接上了船,目標明確。

林琴兩口子目標也挺明確的,他們就是專門收小黃魚魷魚小章魚還有鯧魚海蝦螃蟹蟶子之類的常見海鮮,那些名貴罕見的玩意兒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洪偉民看了他們一眼,見夫妻倆忙成那樣,瞬間被鼓舞到了,趕忙聚精會神跟著呂林辨別海鮮,同時也跟著學了一些挑揀海鮮的本事。

等他從忙碌中回過神來,天色已經暗得快看不清字了。

剛剛還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的海港,轉眼就只剩下寥寥幾個人。

林琴和陳文軍的海鮮已經裝得差不多了。

臨走前,陳文軍再次進了招工處,跟呂林和洪偉民說了幾句才開船離開。

接下來連著四五天,洪偉民漸漸適應碼頭收貨登記的工作,開始嘗試著記錄海鮮名目和數目。

每每貨清空了,呂林都會找他核對一遍。

半個月後,呂林主動找上陳文軍兩口子。

:()重回1984:賺錢養娃把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