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不會推脫了,作揖問道:“李有才得見仙長,自然是一番緣分,有什麼幫得上忙的,仙長只管開口。”

“不錯,不錯。”老道士笑了半天,說道:“倒也無甚大事相勞,只是貧道今日路過神仙嶺,看中了一塊石頭。這石頭大了一些,貧道不便帶走。聽聞居士乃是祖傳的石匠藝人,頗有一番能耐,便想請你代勞打磨一番,日後再來取回。”

“仙長過獎了!能耐稱不上,石頭的事倒是好辦,仙長放心就是。”李有才面露喜色,倒也不是吹牛,摸了一輩子石頭,早是個中老手了。只是心裡有些好奇,這道長能掐會算不會連自家祖傳的一門手藝也給知曉了吧?

老道士回身一指,不知何時一塊近丈方圓的大石頭就擺在了身後不遠處,眾人居然都不知道是何時擺在那裡的。“這石頭淋不得雨,吹不得風,須照此圖打磨。切記,切記。”

李有才恭謹地接過了那張看起來線條複雜的圖,收了起來,保證自己會把石頭放進屋子裡,等著道士來取,這才說妥。

“貧道既然有勞施主,倒也有三字回報。”老道士伸手入袖,取出了一張薄紙,上書三字遞給了李有才。

“敢問道長,此乃何意?”李有才臉色發窘,那圖紙他還能看懂,照著模子也能打磨出石頭來。可這張紙上的三個字除了一個李字外,其餘二字任它斗大,他也是頭大難辨。

“此乃李靈犀三字,李氏貴子當為此名。”老道士也不多話,轉身就走,卻是作詩一首,翩然而去:

天門開闔,能無雌乎;

日月交輝,豈無乾也;

靈犀靈犀,大若山兮。

緣也,緣也。

第二章 天門開闔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輩兒磕頭,老輩兒給錢。要錢沒有,拐彎兒就走……”

“小兔崽子們,閃了你們的腰,讓你們過年也不樂呵!”一個少年手忙腳亂地讓開一群小傢伙,順手扯了扯幾個小鬼頭的沖天辮子,逗得他們一陣躲閃,嘴裡罵罵咧咧的卻是嬉皮笑臉,年關將近,最高興的還是那些小太歲們。他手中提著一個黑糊糊的陶罐,正要去平遙鎮上打點醬油。

“靈犀哥兒,我們給你拜年了!”

“去去去,我可沒錢賞你們這些小鬼頭,過了年一人給你們做只笛子便是了!”

這少年約莫十六七歲,居然是那平遙鎮西村的李家子弟李靈犀!從小極有人緣,頗懂得做人,平遙鎮鄰近地界兒,他也混得不錯。

世界雖大,有兩樣東西始終變不了。用得最快的,永遠是銀子;過的最快的,永遠是光陰!

少年未及弱冠之歲,一副身子骨兒卻是紮實的很,雖說不上英姿颯爽,倒也是很耐看。頗為幹練的穿著,更是讓他平白添了幾分英氣。只是衣著簡樸,家貧人苦,袖口的幾個藍染布縫的補丁更是顯得有些寒磣。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卻是他有一雙靈動的眼睛,乍一看,倒是有些狡猾的神色。農家雖苦,他卻是毫不在乎。

卻說當年,李有才遇到那位道長指點,得了孩子的名兒和一塊石頭後,眼睛一花,那道長就不見了蹤影,對於他交代的事更是上心無比。

李有才怕那塊大石頭被風吹雨打,連夜請人將自家茅屋拆了一道照壁,將石頭放進了屋子裡。

不過當他打磨石頭的時候,他發現了一個令他頗為意外的事,那塊石頭的硬度幾乎遠超他的意料,打磨速度之慢,兩兄弟每天晚上都加班也花了一年時間才打磨了個大概。這還多靠了李家祖傳的石匠手藝!

李有才怕二弟李有福手腳不到位壞了石頭,刻不好那些圖案,便不許他插手了。從此除了白天養家餬口,晚上便是一個人加班加夜地照著道人給的那張模型圖打磨那塊石頭。那圖紙上畫的東西,李有才也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