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巨無霸,若是等前者丟掉航彈、機炮換上制導炸彈或反艦導彈,那就更別提了。

就如同後世在陸軍裝甲體系之中發生的升級換代一樣,也是在冷戰時期,海軍從‘甲彈對抗’的老路上走了出來,以導彈攔擷取代了裝甲硬碰硬,進入‘空海一體’、‘資訊對抗’等諸多維度共同主導的複雜時代。

事到如今,已經沒人疊甲,更沒人堆高穿甲裝藥了。

——防空體系頂不住,反導系統無法攔截敵突防,那這仗就已經沒法打了。

反過來說如果你的投射物能突破敵防空體系攔截,那就已經是贏了。

就是丟個裝滿tNt的炸藥罐子都能擊沉目標,誰還考慮要用什麼15、16寸的大口徑艦炮?

何況火炮那悲劇一樣的精準度根本沒法與現代導彈相比,兩者就彷彿是弩箭與炮彈的區別,一個是被火藥燃氣彈射出去的無動力物體,另一個則自帶發動機還自帶戰鬥部,前者毫無疑問是比後者更‘浪費’的。

...然而。

到了磁軌炮的時代,這一切就又被顛倒過來了:

電磁炮的動力來源於電磁場所賦予的安倍力,與‘靠火藥燃氣‘推’出去’的傳統火炮截然不同,相當於是能量利用效率上升了一個大臺階。

好比從投石變成弩箭,人力與機械力自然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這樣的超強動能,賦予了它超高彈速和超級平滑的彈道,這直接導致它的精準度非常高,不同於那些有百分之幾命中率就已經算是炮術熟練的傳統艦炮,它們無需曲線跨射,在幾十公里的尺度上都能進行‘目視直瞄’。

配合同樣強大的觀察裝置,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發現即摧毀’。

這也是星際時代技術革新後,陸地裝甲單位又重新開始搞甲彈對抗的原因之一。

能量利用方式的升級,帶來全方面效能的暴增,侵徹能力大幅強化的同時,讓已有的傳統戰術一下子煥發了第二春。

不需要粗大冗長的炮管,不需要一個又一個的藥包,更不需要傻大黑粗的穿甲彈頭,只需要一座動力強勁的反應堆,一條載荷夠高的電磁軌道,即使是比一輛公交車大不了多少的星際戰機上,也能搭載磁軌炮——拋棄了發射藥,備彈佔用體積大幅縮小,無後坐力……這些也都是優點。

隨便一發質量彈,就能讓下方的敵對目標感受到彷彿457大拖鞋灌頂一般的毀滅打擊,這哪是一堆薄皮小船能頂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