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大於號中間夾著的位置,則是一個古老的獨立國家。

阿比尼西亞,或者更廣為人知的名稱,衣索比亞。

讓意呆成為列強之恥的兩次意埃戰爭之中,意屬南索馬利亞蘭、即南索馬利亞蘭的邊界,歐加登沙漠一帶,曾經是意埃衝突最劇烈的拉鋸地帶。

一度被埃塞佔據很久。

英,法,意,埃,四方勢力影響,本身就已經亂得不像話了。

再加上索馬利亞蘭本身又是個民族大雜燴,

南部的達魯德族和北部的伊薩克族由於民族仇恨和宗教衝突,很難尿得到同一個壺裡...

於是自從六十年代獨立以來,整個國家就一直處於動亂之中。

北部索馬利亞蘭地區的伊薩克反抗軍虎視眈眈;

東部邦特蘭地區的海盜軍閥們冷眼旁觀;

西南內陸一帶的分離主義份子搞起割據互保,

名義上的索馬利亞共和國,能控制的也就西南沿海、摩加迪沙首都圈周圍這一帶。

換句話來說,這鬼地方有整整四個獨立國家,

只不過聯合國只承認其中一個而已。

...非洲這一帶其實都是這樣,軍閥的樂園可不是鬧著玩的。

殖民者對這片土地造的孽太深刻了,加上這裡本身又不是什麼很能培養獨立大國的土壤,此外還攤上了一個沒經歷過智人尼人爭霸階段、可以說在進化史上缺失了至關重要一段程序的本土種族...

就導致這片大陸幾乎一盤散沙。

地圖上乍一看,貌似就那麼二三十個國家。

可實際上,各種軍閥、土匪、反政府武裝、分裂主義份子...

至少三四百個割據地區。

好比說林奇等人現在所在的索馬利亞蘭一帶。

名義上是伊薩克族組成的獨立國家,實際上到了地方上還是各大軍閥說了算。

想想看民國、北洋那會兒,華夏是個什麼狀態,就不難理解,這鬼地方到底能有多少個草頭王。

說句‘一座山頭就有一個皇帝’,真不是誇張的。

只不過現在不興公開獨立這一套,而是改為某某將軍、某某市長而已。

但後者對中央政府的命令照樣是愛聽不聽,只是口頭承認受後者統一領導而已。

“...沿海這幾個行省尤其嚴重,基本上都已經形同獨立了,他們連總統派來的特使都能一槍崩掉、裝進彈藥箱裡填海,對外人就更不用說了,”

約翰遜的聲音,從車載電臺裡傳出,有一點點失真,

“林,你弄的那輛裝甲車有點太招搖了,這裡的人很仇視米國人,

實際上這一帶的軍閥本身就和邦特蘭那幫海盜勾搭在一起,一直都是米帝的打擊物件...

接近目的地的時候,千萬不要開進附近的城鎮裡,保不齊就會有人想來黑吃黑。”

這傢伙現在,也在帶著自己的人馬,趕往碰頭地點。

為確保萬一,雙方儘可能保持著聯絡,

一路上他一直在絮絮叨叨地講著各種注意事項,

關於索馬利亞這裡的亂局,也是他特地給林奇科普的。

“直接前往交貨地就行,那裡是條荒廢的漁村,當地沒什麼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