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不是開玩笑麼!

就這價錢,那能有好貨麼?

真不是大夥執著於消費主義,非得趕上剁手的價錢才肯買東西...問題是這玩意兒的技術成本就擺在這裡,悲觀主義謀士們怎麼想也不認為它靠這價錢能回得來本啊。

就好比說有一架類似林奇那架灣流G800的私人飛機,它不賣七千萬刀也不賣七千萬軟妹幣,而是隻賣七百美元,這肯定也會第一時間就被人們當成‘價格標錯了’。

就算有人買,也會認為自己不可能真的收到一架貨真價實的飛機,只怕會是一個根本飛不起來的紙殼子——就那體格,用鋁合金和鐵皮搞不好都得虧本。

不同意見者們在等待發售之時,就很懷疑曙光頭盔是這個‘飛不起來的紙殼子’。

因為他們大多數本身就是資歷不淺的老玩家,比頭一回聽到‘虛擬實境’這個概念的普通路人更懂行,也更期待,這才會在自身知識的反向限制下導致失望...

偏偏,他們的失望並沒有成真。

壓根不存在‘技術開發成本’這個最大赤字來源的林奇,還真就是像往常一樣根本不走尋常路,以近乎白送的大白菜價格,開始鋪開全球第一款虛擬實境裝置,搞得無數‘耍猴論’、‘速敗論’、、‘漢芯論’、‘西方月亮更圓論’的擁躉們,都紛紛大跌眼鏡。

準備好的那些悲觀評價與批評文案,全都爛在了wps裡,看著各種媒體平臺上熱火朝天的搶購畫面、無數玩家們在初次嘗試堪比穿越一般新奇體驗之後所冒出來的溢美之詞,他們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有眼淚悄悄地往肚裡咽。

不過,這種時候,還有人比他們更慘:

由於過於低廉的價格,再加上事先三番五次的炒作(比如說某些故意散播的謠言導致的被動炒作),在正負兩面的各類流量瘋狂湧入下,‘曙光-1’的熱度大到連七點鐘的黃金檔都給它做了五分鐘的特別欄目,可以說出盡風頭。

這種情況下,原先囤積的那幾百萬臺存貨壓根就不夠用,哪怕林奇出於以防萬一的考慮、一直都沒有宣佈終止二十四小時三班倒的滿負荷生產,再加上生產出來的新貨,照樣還是不夠用——僅僅是當天不到四個小時的時間,‘曙光’頭盔就已經脫銷,往後一直在缺貨狀態下,即使不停補貨也總是會轉眼間就被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