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要命喪於此了。

就在敵軍的刀要落下之時,突然一支箭射來,正中那敵軍的咽喉,敵軍紛紛轉頭看去,原來是明軍的援軍趕到了。陳虎被同袍們救了回去,可他的腿卻因傷勢過重,再也無法正常行走了。

大軍繼續前進,陳虎卻只能留在後方的營地中養傷。他看著自己那殘廢的腿,心中滿是悲涼,想著自己再也不能上戰場殺敵,不能為兄弟們報仇,不能建功立業了,整個人變得消沉起來,常常一個人坐在營帳中發呆。

而隨著戰爭的持續,朝廷不斷增兵,投入的資源越來越多,可麓川的敵軍也十分頑強,戰局陷入了膠著狀態。後方的補給線也時常遭到敵軍的偷襲,營地中的糧食和物資越來越少,傷病員們的處境也越發艱難。

陳虎看著這一切,心中焦急卻又無能為力。有一回,他聽聞敵軍又要來偷襲營地,便想著自己雖然腿廢了,可還能幫著傳遞訊息,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於是,他強忍著傷痛,拄著柺杖,想要去通知守營的將士們做好防備。

可還沒等他走出多遠,就遇到了一夥敵軍的散兵。那些敵軍看到他一瘸一拐的樣子,哈哈大笑起來,其中一個敵軍用不太流利的漢話說道:“喲,這不是大明的勇士嗎?怎麼成了這副模樣了,真是可憐啊。”

陳虎怒目圓睜,呵斥道:“你們這些賊人,休得張狂,我大明的軍隊定會將你們全部消滅!”那敵軍卻不以為然,走上前,一腳踢倒了陳虎,還搶走了他的柺杖,說道:“就你現在這副樣子,還敢嘴硬,今天就讓你死在這裡吧。”

說罷,那敵軍舉起刀,朝著陳虎砍了下去。陳虎想要反抗,卻根本沒有力氣,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那刀落下,結束了他短暫而又充滿遺憾的一生,成為了徵麓川之戰中無數犧牲者中的一員,在這殘酷的戰爭中,被命運無情地碾碎,消散在了那歷史的硝煙之中。

在這同一時期,世界其他國家也有著各自邊境戰爭或者內部平叛等類似的情況,且與大明徵麓川之戰拉開序幕有著諸多關聯與可比之處。

在朝鮮李朝,當時邊境地區偶有女真部落的小規模侵擾,但並未形成如麓川這般大規模的叛亂與戰爭。朝鮮朝廷應對之策多是派遣小規模的軍隊前去驅趕,同時透過外交手段,與女真部落進行溝通協商,試圖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避免衝突升級。與大明徵麓川之戰中朝廷大規模調兵、不惜耗費巨大人力物力進行征討不同,朝鮮更傾向於用溫和的方式來維護邊疆穩定,體現出不同國家周邊環境以及對待邊疆問題的策略差異,朝鮮周邊部落勢力相對較弱,且朝鮮受儒家思想影響,更注重以和為貴。

日本當時處於室町幕府時代向戰國時代過渡階段,各地大名割據,內部戰亂頻繁,雖也有對外抵禦海賊等情況,但多是各領地自行組織力量應對,並未形成統一由國家層面主導的大規模邊境戰爭。大名們往往是依靠自己領地內的軍事力量和資源,透過修築城堡、組織私人武裝等方式來抵禦外敵,即便某個領地遭遇危機,對其他地區的影響也相對有限。這和大明徵麓川之戰朝廷從全國調兵、統一指揮作戰形成鮮明對比,反映出不同政治格局下應對邊疆問題的不同方式,日本大名割據使得權力分散,難以形成統一有效的應對策略。

法蘭西王國在中世紀晚期,與周邊國家如英格蘭等存在領土爭端,時常發生邊境衝突,不過其戰爭形式多是以城堡攻防戰為主,雙方圍繞著邊境的城堡展開爭奪,爭奪的目的除了領土之外,還有城堡所控制區域內的資源以及稅收等。在應對這些邊境戰爭時,法蘭西會動員國內的封建領主們,集結各自的騎士和軍隊,共同參與作戰,同時也會透過外交手段,與其他國家簽訂和約或者尋求盟友支援,以保障自身利益。這與大明徵麓川之戰主要是為了平定邊疆土司叛亂、維護國家統一不同,法蘭西